立冬至,又到了年度进补的冲刺环节!

街头巷尾开始纷纷打出“冬季进补”的招牌,主打一个到了这时就是“补一补”。“冬天要补,一定不虚”的观念,深深刻在中国宝宝的DNA里。

记录片《风味人间》

关于冬季补什么,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已将心得传了下来,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概念。今天《时尚健康》就从冬季进补的时间、进补的方式、禁忌及人群等方面,让大家在这个冬天“补得明白、补得进去”。

冬天是滋补的黄金时段,一般在立春前后停止进补。但开始时间,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在三九天,也因此拥有了立冬进补、“冬至一阳生”“夏补三伏,冬补三九”“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等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地域造成自然环境的不同,南北方在冬季滋补上也具有差异性。

北方地区冬季天寒地冻,受气候影响,人体很容易遭受寒冷的侵袭,致使阳气不足。所以在滋补方向上偏于温热,像羊肉这样的大温大热的食材就非常适合。

??视觉中国

在北京冬天常见“羊蝎子”的美食,选用羊的脊梁骨来烹饪。在中医理论中,脊柱属于督脉,及一身阳气汇聚之地,所以羊蝎子是冬季进补“以形补形”的代表性美食。另外北方不仅冷而且干,在日常炖汤时可以适当加入萝卜、白菜等“滋润”的配菜来平衡一下。

与北方不同,南方在温度上相对温和,冬天以湿冷为主,进补应选用清补甘温之味的食材,如鸭肉、黑芝麻、花生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由于湿气较重,还可以食用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笋、藕、茅根等。

??视觉中国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北方暖气足,冬天“猫冬”外出又少,反倒造成相对温热干燥的过冬环境,所以北方的朋友,还需要根据自己起居的情况,酌情食用一些祛火润燥的食物。

此外,冬季进补方式除了食物外,还有药补、气补、睡眠补的形式。气补是指通过呼吸练习和气功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常见的气补方法包括太极拳、气功、站桩等。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冬季一定不适合剧烈运动,一来剧烈运动后出汗毛孔张开易于受寒,二来冬天应该养藏。

睡眠补,则是说睡眠是身体恢复和补充能量的重要途径。冬季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补充能量,冬三月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像睡觉,就是非常适合现代人的最简单的滋补方式。

??视觉中国

关于进补还有一个误区:认为补品越贵越好,不惜花高价买燕窝、鱼翅、冬虫夏草之类的保健食品和补药。大家需要认识到,“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

对于补药,不要以补品价格贵贱分高低,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体质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群体,脾胃相较于年轻人偏弱,则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冬季人人需进补吗?

答案是:不一定。

众所周知,运动员在运动之前都需要热身,同样的道理,中医认为在进补之前也需要做一项准备,那就是强健脾胃功能。冬季进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一些还不易消化,如果本身脾胃运化功能就不太好,那吃进去的营养,反而可能会加重身体瘀堵的情况。

《黄帝内经》上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一般而言适合冬季进补的人群“当虚不当实”,或者至少是平和体质的人群。一些平时容易上火,身体又瘀堵得很厉害的人群,如果也选择在冬季胡乱进补,就会造成“火上浇油、堵上加堵”的不良后果。同样一种滋补品,有人吃就气色好睡眠好,有的人吃就口舌生疮。这时候,进补反而加重了身体的负担,就得不偿失了。

纪录片《风味人间》

另外,现代人普遍的“三高”问题适不适合进补,中医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简单举例,比如高血压的人群,可能是心肝火旺导致的,那么在进补搭配上就应该着重用一些清心火、降肝火的食物,像冬笋、荸荠、菱角、鸭肉等。

再比如血脂偏高的人群,可能是湿瘀阻滞所致,那么就应该服用偏于祛湿、化瘀消积的食物或药物,像薏米、鸡头米、山楂、三七粉等等。还有阴虚火旺导致的血糖升高问题,那么能够滋阴降火的食物则是首选,像冬瓜、桑葚、石斛、百合等。

??视觉中国

当然,三高问题的具体原因远不止列举的这几类,如果想补又实在辨不清自己的体质状态,还是建议咨询有经验的中医指导和调理。再补充一句,如果您冬季进补期间出现感冒发烧、便秘泄泻、恶心呕吐等身体变化,找医生看看,不可盲目进补。

大家都知道冬季要进补,每年一到立冬各地都会有不一样的习俗,如北方吃羊肉,有的南方吃鸭子等等。不同体质的人,在选择食材上也各有不同。

不过还有更神奇的是,古人发现年与年之间总会有一些差异,有些年份很热,有些年份却很冷。我们的祖先根据这种差异,总结出了一套“五运六气”理论,来指导人们更好的耕种、劳作、以及养生。

纪录片《风味人间》

年是癸卯年,整体上看,上半年气候偏凉、偏燥,下半年气候偏热,冬天属于下半年,如果想要滋补身体脏腑,根据中医以通为补、未病先防的概念。日常饮食从食物性味上,应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如:因为咸可以胜火,寒可以泻热。另外在食材的搭配上,可以再配合一些甘和苦味道的食材,最后添点酸和辛的味道,这样的搭配比较适合补心、肾、脾。

明年也就是甲辰年,五运六气认为该年土运太过,湿重,尤其建议大家在年末适量增加点苦味的食物,苦能燥湿,湿去脾健,这样可以为来年做好准备。

纪录片《风味人间》

特别推荐:

谷类:小米、薏米等;

肉类:鸭肉、猪肉、鱼肉、河蚌、蛤蜊等;

蔬菜:海带、紫菜、莴苣、芹菜等;

茶饮:菊花、金银花、薄荷茶。

这个冬天,针对不同人群应该怎么补?中医全科大夫沈杨给出了以下建议:

女生:要气血足手脚暖

针对手脚冰冷、气虚血虚的女性,在滋补方向上应该温阳驱寒,气血双补。

膏方上可以选择阿胶四物膏、五红膏、玉灵膏等

茶饮方面可以选择当归、枸杞、红枣等类茶饮。

除从饮食、膏方、茶饮上面调整,平时还应该适当运动,做做中医艾灸治疗,还需要穿戴保暖的围巾、手套、鞋袜,避免四肢、小肚子暴露在冷空气下。

??视觉中国

男生:分体型祛湿健脾精神足

中青年男性应该如何滋补,因为个体差异不太好一概而论。我们大体上列举两类比较常见的情况。一类是熬夜多、脱发严重、形体偏瘦的男性。偏于肾气虚、精血不足,在滋补方向上适合补肾助阳,益精养髓。这类男性我们推荐枸杞阿胶膏、八珍固元膏这类膏方,以及枸杞、菟丝子、桑葚、桂圆这类茶饮。

另一类是应酬多、缺乏运动、挺着啤酒肚形体肥胖的男性,偏于脾虚湿困,在滋补方向上适合健脾祛湿。这类男性在膏方上可选择像苍术膏、健脾排湿膏等,在茶饮上更适合饮用薏苡仁茶、姜茶、茯苓茶等。

脱发一族:抓紧时间长头发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晚上睡眠不好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会产生脱发、长黄褐斑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失眠会耗散人体阴血。针对失眠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调整。比如晚上不适合吃太饱、睡前不适合玩手机等等。

滋养方向上适合养心安神,补肾养血。

??视觉中国

适合失眠脱发人群的膏方有益阴安神膏、扶正养血膏等。茶饮方面有何首乌、玫瑰花、枸杞子、女贞子等。

小朋友:打好基础来年个子高

中医认为,小孩子长高问题与肾精是否充足有关,而冬季恰好是一个养肾阴的好季节。如果冬季能很好的储藏能量,那么来年春夏随着大自然气的生发,小孩子发育也会比较好。从古至今,北方人的身材往往会比南方人高大,这其中气候和饮食是很重要的因素。寒冷的气候不光会磨砺人的意志,更长的冬季也能帮助人体更好的收藏。身体的底子厚实,除了能长更高,免疫力也会提高。

??视觉中国

针对小孩子冬季提高免疫力长高的问题,中医给出的建议是,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

除此之外,也有适合小儿服用的膏方,比如用于免疫力低易外感的止咳固本膏,用于帮助长高的健脾助长膏等等。

在茶饮方面,小孩子的茶饮可能更需要注重口感,所以麦冬、蜜枣、无花果等更适合作为小儿茶饮。

编辑|乔睦

撰文|沈杨

图|视觉中国、网络

本文刊载于《时尚健康》年月刊

此处有删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1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