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叔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懂得靠自己的女人,才能过得足够心安。《庄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是说,智者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不藏一切恩怨是非,来者即照、去者不留,所以能行事果决,随物而应。人生如行路,虽有一路艰辛,但也有一路风景。苦厄失意时,请记住这四句话,学会自己给自己撑伞,自己给自己快乐!物来顺应跟自己过不去,是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人生在世,不过匆匆数十载,哪能万般尽如人意?人到了一定年纪,更应该明白这世上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也无力改变。唯有学会看淡,懂得随遇而安,才能减少痛苦的滋生,活得通透释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受尽了命运的波折。年少中进士,本是春风得意,谁料亲人相继去世,自己的仕途也一落千丈。这种悲痛难以想象,换做一般人怕是会抱怨老天不公,自怨自艾一生了。但苏轼没有自暴自弃,命运给了他最深的恶意,他却转过身,将其镌刻成人生最壮丽的诗篇。被贬黄州,他开荒种地,亲耕田园,自号“东坡”,打着牛角,高歌一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惠州,当地地势偏僻,瘴气弥漫,生存环境恶劣,友人纷纷来信安慰他,他却不甚在意,积极治理当地,直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他凭一己之力,开一方文脉,兴办学堂,使得这块蛮荒之地书声琅琅,弦声四起,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传世佳作。无论生活怎样百般刁难,无论处境如何痛苦不堪,苏轼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他顺应环境,适应环境,走到哪里,都在完善自己,成就他人。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就在一瞬之间。有时候,你执着得越多,烦恼就越多,苦闷就越多,倒不如放下我执,随遇而安。内心强大,处处都是舞台;内心安宁,所见皆是风景。未来不迎许多人一想到自己的未来,便忧心不已。可未来的事,不是你我能控制的,过分担忧只是徒增烦恼。作家林清玄讲过一件自己小时候的事。家里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种有很多树,父亲规定小孩扫完院子才可以去上学,大家都很不情愿扫地。父亲便教了一个方法,扫地之前,把树摇一摇,把明天要落下的叶子先摇下来,这样一来两天扫一次就可以了。第二天,孩子们扫地之前都先用力地摇树,结果发现摇树比扫地还累。最后终于把明天的叶子也扫干净了,正得意时,一阵风吹来,又有树叶落下来了。大家很讶异,于是便聚在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可能是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使劲摇一摇看看。”第二天一早,兄弟几个便拼命地摇树,结果把好几棵树都摇死了。但不论我们怎么用力摇今天的树,明天的叶子都不会预先掉下来!这给我们一个生命启示:“一个人活在今天,只要把今天的地扫干净就好了,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心,明天的落叶。”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是万物固有的规律,我们无法强求。有时候,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一颗恐惧未来的心。就像古代杞国的那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存身,甚至为此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每天活在焦虑中。且不说天不会塌下来,就算天真的塌下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啊!人生,没必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与其提心吊胆过日子,倒不如做好手头的事,专注于眼下的生活。如果你整日忧心忡忡,焦躁不安,越不想发生什么事,就越偏偏发生;但是,当你指顾从容,淡定自若,不管未来如何,都不至于手足无措。试着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既过不恋《了凡四训》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既是养分,也是束缚。庭院里种满了花,寒冬来临,万花凋零。小徒弟看见师父若无其事地打扫着落花,哀伤地问:“师父,您就不难过吗?”师父平静地说:“我昨天已经为它流过泪了。”待春天到来,庭院花团锦簇,百花争艳。小徒弟手舞足蹈,见师父又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忍不住问:“师父,您不是喜欢花吗,院里的花都开了,怎么不见您有多开心?”师父笑着说:“我昨天已经为它开心过了。”无论昨天发生了什么,对于今天来说都已成为过去。爱过恨过,皆成经过;好事坏事,终成往事。我们抓不住世间种种美好,也毁不去生命所有黯淡。那些过去的人和事,任你千般不舍,万般留恋,都是云烟。人这一辈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什么过不去的,只有想不开,看不淡的人,才会赖在回忆里,自作自受。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既然选择远方,就不要留恋过去的温暖,带上你的倔强和骄傲,一直朝前走,别回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