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 小豆豆 在学校住了三天,回家后发现,客厅的飘窗和地板上,野大豆和野绿豆的豆荚与豆子撒了满窗台和满地,最远的射程怕是有三米左右。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可爱的豌豆射手们。野大豆和野绿豆,都是在银星湾公园采的。在写《野绿豆VS绿豆》时,曾向湖南师大生科院的黎教授讨教一些问题,他建议我采一些种子,在师大附中校园里种植一些保护植物。遵照师兄的指示,我特地采回了少量野豆豆。1 银星湾公园的野大豆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一书里有一段关于野大豆的描述:“年复一年,在大自然的一角,野大豆都在低调中爆发。2米、5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拓展家族的生存空间。如果将时间线拉得足够长,野大豆能靠自己的力量,行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原来,豆豆们具有超强的弹射种子的能力,是为了拓展疆土、延续种群。银星湾公园里的野大豆们,想必也是跋涉了千山万水、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最后才到这儿安了家落了户。想到这,不禁对采摘了一些野大豆回来感到有些愧疚。转而一想,我采摘的目的是为了给它们传播种子,这才又心中释然。野大豆.08.11长沙?银星湾公园 暑假在公园里闲逛时偶然发现了野大豆,小小的紫色花、纤细的茎秆、优雅伸展的三小叶复叶,让我瞬间爱上了它们。野大豆.09.21长沙?银星湾公园 一直盼着它们结果,其间拍野绿豆时也多次去看野大豆。8月底,野绿豆的果实大部分都已经弹射出去了,野大豆们还在优哉游哉地开着它们的小花,弄得我还一度以为它们会“花而不实”。长沙高温干旱持续了很久,我想这应该会加快豆豆们成熟吧。中秋节那天,特地起了个早,一车开到银星湾公园,直奔目的地---野大豆生长的地方。野大豆.09.21长沙?银星湾公园 早上8点,阳光透过乔木的缝隙,射到了缠绕在灌木上的野大豆上。毛绒绒的豆荚里面,透射出几粒种子的影子,这是我最早捕捉到的野大豆果实,简直要喜极而泣!之后陆陆续续发现了藏身于灌木丛中的野大豆们,都已经结了果,豆荚有的已经变黄甚至成黑褐色。摘了一个黄绿色的豆荚看看,发现里面的种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种皮呈花斑状。选了一些果皮变为黑褪色的野大豆回家,放在窗台上装有野绿豆的盘子里一起晒干。没有想到的是,野大豆的种子居然这么小,与野绿豆差不多,两者的区别主要在色差,前者黑色,后者黑绿色。看到撒在地板上的野大豆,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会以为是黑芝麻,大小真的跟黑芝麻不相上下。2 菜园里的栽培大豆 大豆(.08.10长沙?恒大名都北面菜园)野大豆是大豆的祖先。勤劳而睿智的中国劳动人民,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工选择,将藤本、粒小的野大豆,培育成了直立、粒大的大豆。八月份,当野大豆花盛开的时候,大豆已经开始结果了。花期差不了多久,但大豆的果期却早了有一个多月,这应该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吧。大豆(.08.06长沙?恒大名都)野大豆的种子成熟后,便迅速弹射出来,这有利于它们的种族繁衍,但却不利于人们收获。 而选育出来的大豆,这种弹射能力却大大减弱,不然的话,种子都自己跑了,我们吃什么? 记得小时候收黄豆是连植株一起割回来,放到禾场(水泥或黏土做的坪,用以晒粮食作物)上晒干,然后用一个叫连qiao的农具拍打出黄豆来。这种农具现在只怕是快要找不到了吧,网上搜到一段相关视频,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打黄豆视频来自网络,侵删)3 从“菽”到“豆” 大豆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 在古代,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黍、稷、麦、菽。 菽指的就是大豆。 诗经中有多处关于菽的记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六月份吃李子和葡萄,到了七月份就可以煮冬葵和豆子吃了。)---节录于《诗经?豳风?七月》"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田野里面长满了大豆,大家一起去采摘)---节录于《诗经?小雅?小宛》“采菽采菽,筐之筥之“(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来盛满。)---节录于《诗经?小雅?采菽》”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后稷生来就具有种植五谷的天赋,种植的大豆长得好茂盛,种的谷穗弯垂沉甸甸,种的麻麦整齐茂密,种的瓜儿硕果累累。 ---节录于《诗经?大雅?生民》大豆(.08.06长沙?恒大名都) 弄不清从哪时候开始,“菽”变成了“豆”。在拍野大豆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野大豆密密缠绕在紫荆树上。野大豆长得很欢,但紫荆似乎长得就不那么痛快了。缠绕在紫荆上的野大豆.09.21长沙?银星湾公园因为知道野大豆与紫荆都是豆科植物,所以脑子里立马蹦出一首古诗。这首诗我不说你都知道是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现在再提起这首诗时发现,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菽”就已经变成了“豆”。 到了唐、宋时代,大豆应该是家喻户晓了,诗词可以作证:“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唐·杜甫《浣溪沙·麻叶层层叶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 不过我还是有些疑惑不解:菽与豆,两字实在是相差甚远,不知道为什么菽衍变成了豆。 求高人指点迷津。 往期推荐 1.野绿豆VS绿豆 2.是豆还是薯 3.豌豆——孟德尔一生的爱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9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天来了,多吃以下3种食物,排毒养颜,抗
- 下一篇文章: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