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摄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然”,故名“百部”。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切厚片,干燥入药。百部片蜜炙炒至不粘手,称“蜜百部”。

NO.1前人经验

1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百部根,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上气。”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百部)甘苦微温,润肺理嗽,治疳杀虫。劈去心皮,酒焙用。”

百部(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NO.2.1功效主治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主要功效有:润肺下气止咳,外用杀虫灭虱。

1

润肺下气止咳:本品微温质润,味苦入肺,可润肺下气止咳,主治咳嗽,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顿咳,皆可运用,尤宜于久咳者,如治疗风邪犯肺之“止嗽散”,肺痨咳嗽之“月华丸”,皆有运用。

2

外用杀虫灭虱:本品外用可杀虫灭虱,适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等病证。

用法:5~15g,煎服。止咳宜蜜炙用。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百部(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百部主要含有百部生物碱,有镇咳、祛痰、杀虫、抗菌等作用。

百部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樊兰兰,陆丽妃,王孝勋,田慧.百部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6(08):55-59.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