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有何药用价值?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优草。主要功效: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可用于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现代研究表明,黄花菜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叶有安神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心烦不眠,体虚浮肿等症。

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

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的食品。

黄花菜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黄花菜耐磨、酣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问作,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平均温度5℃以上时幼番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黄花菜的主产地在哪里?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多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湖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甘肃、陕西、吉林、广东与内蒙古草原等地均有分布。四川渠县被称为"中国黄花之乡"。邵东县、祁东县被命名为"黄花菜原产地"。甘肃庆阳生产的黄花菜品质优良,远销海外。

黄花菜繁殖育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分株繁殖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

(2)切片育苗繁殖黄花菜采收完毕后,将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开,除去短缩茎周围的毛叶、已枯死的叶,然后留叶长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茎从上向下先纵切成两片,分切后用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倍液浸种,捞出摊晒后用细土或草木灰混合黄土拌种育苗。

(3)扦插繁殖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两端埋入土中,使苞片处有生长点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细土保护;或将其按30°的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盖严芽为宜。

黄花菜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1)合理密植采用密植可发挥群体优势,增加分糵、抽墓和花蕾数,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般多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栽植~株/亩,盛产期10万~15万株/亩。

(2)适当深栽黄花菜的根群从短缩茎周围生出,具有1年1层,自下而上发根位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适栽深度为10~15cm。植后应浇定根水,秋苗长出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新苗的生长。

(3)中耕培土黄花菜为肉质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生育期间应根据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时进行,第2~4次在抽薹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如何进行黄花菜生长期肥水管理?

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配方和平衡施肥,合理补微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有针对性地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拮抗有害菌,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大大提升植株的健康增产潜力。

(1)冬肥(基肥)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凋萎后或种植时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优质农家肥kg、过磷酸钙50kg。

(2)苗肥苗肥主要用于出苗、长叶,促进叶片早生快发;苗肥宜早不宜迟,应在黄花菜开花前施用。

(3)薹肥黄花菜抽薹期是从营养生长转人生殖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期需肥较多,应在花薹开始抽出时追施,每亩追施尿素15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5kg。

(4)蕾肥蕾肥可防止黄花菜脱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长采摘期,增加产量;应在开始采摘后7~10天内,每亩追施尿素5kg。同时采摘期每隔7天左右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加1%~2%过磷酸钙(经过滤)水溶液,另加15~20mg/kg赤霉素于17:00后喷1次,对壮蕾和防止脱蕾有明显效果。

黄花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是什么?

黄花菜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枯病等,此类病害在蔬菜、先发、茶时等绿全全产控害减实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

(1)锈病

①病原及症状;属担于菌门,冬袍菌纲、锈菌目、柄锈菌料、机绣英系、先案叶关及花茎,锈病危害严重时,常造成全株叶片枯死,花集变红褐色,花黛+梅点的策肠龙。

病菌以冬袍子及夏抱子在被害部越冬。夏袍子通过气流传播,长红赛域,般在今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下旬以后气抛高,黄龙寒已到采收盛期,病害逐渐停止蔓延。10月气温下降,几次秋雨后,领病又开始先案敏苗。气温20℃,相对湿度在85%左有时开始发病,平均气温在24-26℃,但有毒您时,有利锈病的发生和蔓延。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高产抗病良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回间积水或地表湿度达大。采收后拔墨割叶集中烧毁,并及时翻上,早春松上,除草,合理施肥,增花发泉的有机肥,合理补微肥,推广使用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

生物防治:参照"射干锈病"。

科学用药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视病情把握防治次数,隔7~10天喷1次。

其他防治方法和选用药参照"红花锈病"。

(2)叶枯病

①病原及症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科、黑盘孢目、炭疽菌属。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苔。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病斑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内部呈深褐色,有时多个病斑连成褐色条斑,致局部叶片枯死。花薹染病,多在距地表35cm处呈水渍状病变,后变褐色至深褐色、长圆形或椭圆形斑,呈赤褐色枯死,湿度大时,斑面生黑色霉层。往往叶螨危害严重也加重病害发生。

病原前在病线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季通过气流、风雨传播,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平均温度18-23℃条件下,最适于病害流行,一般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偏施氮肥、生长过嫩、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租放杂草丛生的田块,种菌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熱,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沒有病残体,地势低挂积水、排水不良、土壤雨湿,气候指暖、春雨绵绵等均利于发病或加重发病程度。

②防治方法

山农业防治:选用沙苑金针菜等抗病性强的品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回间积水或湿度过大。合理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合理补微肥,推广使用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春季出苗、抽墓前、采收旺期分别追施出苗肥、催蔓肥、催蕾肥,每次追肥应以速效氮为主,氮磷钾配方和平衡施用。收获结束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合理密植,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老叶,并带出田外烧毁。

科学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53.8%氢氧化铜干悬剂~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倍液;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黄花菜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是什么?

黄花菜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等,此类害虫在蔬菜、瓜果、茶叶等绿色生产、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

(1)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

①为害状:主要危害叶片,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面,刺吸植株汁液。被害处出现灰白色小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最终枯死。

②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卵期或若螨期用2.5%浏阳霉素悬浮剂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地榆红蜘蛛"。

科学用药防治:卵期或若螨期用24%联苯肼酯悬浮剂倍液防治。其他方法和选用药剂参照"地榆红蜘蛛"。

(2)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

①为害状:蚜虫主要发生在5月份,先危害叶片,渐至花、花蕾上刺吸汁液,被害后花蕾瘦小,容易脱落。

②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参照"山银花蚜虫"。

其他防治方法和选用药剂参照"地榆蚜虫"。

如何掌握黄花菜适宜的采摘期?

采收的最适期为含蕾带苞,即花蕾饱满未开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尖嘴处似开非开时。黄花菜采摘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过早过晚均不好,太早则为青蕾,糖分含量少,鲜蕾重量轻、颜色差,造成成品色泽差,产量低;过迟采摘花蕾成熟过度,出现裂嘴松苞,且汁液易流出,产品质量差,不易保藏。

采收季节一般为6~8月底。采收适期为花蕾裂嘴前1~2小时,这时黄花菜产量高,质量好。采摘的最佳时间为13:00~14:00。采回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防裂嘴开花。

黄花菜的贮藏需要注意什么?

鲜黄花菜不耐贮藏,在0~5℃和95%以上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可贮藏1周。

干燥后的黄花菜相对于鲜品而言,易于贮藏。但是应该注意若黄花菜贮藏在密闭的空间,应避免太阳光的照射和高温的环境,放于阴影处;若黄花菜贮藏在非密闭空间,应放于通风的地方,或是经常晾晒,让其始终保持绝对的干燥。

黄花菜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无公害黄花菜外观要求:色泽金黄无油渍状,气味芬芳,干燥清爽,挺直不结块,根条长短均匀,肉质肥厚、无虫蛀。内质要求:含水量低于13%,总酸量小于3%,总糖量大于37.5%,蛋白质含量大于11%,并经检测符合安全卫生指标。目前,加工无公害黄花菜主要有三种方法。

(1)冻干法采用科学方法和现代装备,将鲜菜通过漂烫、速冻、脱水、真空干操等程序进行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和食品添加剂,其产品营养成分损失少,色泽、形态好,具有很好的复水性和复原性,保质期长,完全可达到国际绿色食品标准。此法适宜于规模化、工厂化集中加工。

(2)蒸煮法将采摘回的鲜花立即装障,每筛装7~8kg,要多留空隙,中间要留一孔穴通至筛底,使蒸气分布均匀。装筛后立即用荷叶锅一筛﹣筛地蒸。要求锅内蒸气温度上升到70-80℃,维持7-10分钟即可,切忌蒸制过熟。出锅后要逐筛晾摊,不可堆积,冷却后即可排晒。

(3)焖制法晴天中午在晒场或水泥地板上垫一层清洁薄膜,将采摘的鲜蕾叠放其上,厚度在10cm以内,再用清洁薄膜覆盖,四周用方木压实密封,阳光直射2-3小时待"杀青"后取出,即可摊晒。掩晒时最好置于竹垫上,厚度以1-2层为宜,中午翻垫。晒3-4天,即可出售或贮存。以上两种方法适宜家庭小规模加工。

黄花菜的分级是什么?

(1)一等菜色泽金黄,油性大,条子长,粗壮均匀,少量裂嘴不超过1cm,无霉变、无杂质、无虫蛀。

(2)二等菜色泽黄,油性中,条子粗壮均匀,少量裂嘴不超过1.5cm,半截轻油条不超过5%,无霉变、无杂质、无虫蛀。

(3)三等菜色泽淡黄,油性少,条子细短,裂嘴多,半截油条菜不超过10%,无霉变、无杂质、无虫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1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