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特效药“候选人”瑞德西韦(remdesivir),虽然还未获批上市,但已经在“同情用药”的原则下,于各国展开临床治疗。

4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份瑞德西韦在同情用药情况下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68%的患者在用药后症状出现改善,13%的患者结束疗程后死亡。

具体来看,该研究报告样本共61名重症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剂瑞德西韦。其中53人获得完整分析数据(另外8人中,7人没有获取后续治疗数据,另有1人给药错误),分别来自美国(22例)、欧洲、加拿大(22例)以及日本(9例)。在接受治疗前,34名(64%)患者需要有创通气,其中30名(57%)需要机械通气,4名(8%)需要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

按照治疗计划,这53名重症患者将接受为期10天的瑞德西韦治疗,随后是18天的随访期。

结果这53名重症患者中,有36人(68%)症状减缓,使用呼吸机的30名患者中有17名实现拔管,最终有25人出院;有8人症状恶化,其中7人(13%)死亡;其余人症状未发生改变,其中1人至今仍需ECMO存活。

36人症状减缓

在安全性方面,总计32名患者(60%)出现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脏酶指标升高、腹泻、皮疹、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总计12名(23%)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性休克、急性肾脏损伤和高血压。

论文作者认为,此前,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在17-78%之间。与这些数字相比,13%的死亡率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