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和膀胱经,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和紫草、白鲜皮一样,地肤子也祛湿。涌涛主任言其功为洗血中湿气!

地肤子在农村人家房前屋后多有种植,茂盛者可长及人高,主要用来扎扫帚,俗名就叫铁扫帚。传说以前有个道士,在上山寻找各种药材时,被蚊虫叮咬的甚是厉害。道士回道观后,身上到处瘙痒不安,很多地方都抠出血迹,他就想着烧一锅水,泡个热水澡。他用扫帚清洗锅子,填满水,忘记把洗过扫帚拿出来了,就一直在锅里煮,烧开煮好后才发现,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洗浴后感觉浑身瘙痒减轻了。这正是因为地肤子的效果。

地肤子得太阳寒水气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故久服耳目聪明;下彻九泉,故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弥腠肤,故外去皮肤热气,轻身耐老,而令润泽。其临床应用,笔者为您一一叙述。

一.小便不利,热淋涩痛

地肤子苦寒降泄,可以利小便,小便有炎症,膀胱里边发炎刺痛,尿道炎,膀胱结石都可用,阴囊、睾丸肿大也可用地肤子做汤来洗或内服,和阳起石同用。地肤子本身寒凉,如果老人频尿,往往不服用地肤子,老人频尿因其往往是里寒,此时常用到乌药、艾叶等温里散寒之品。地肤子配瞿麦、冬葵子等配伍成地肤子汤,《千金要方》谓本方可治“小儿热度人膀胱中,忽患小便不通,欲小便则涩痛不出,出少如血,须臾复出”,本方虽为小儿而设,然用于大人亦无不可。

二.阴痒带下,风疹湿疹

阴痒多由外阴不洁或湿热蕴结、流注于下而致。中医外治本病有很好的的效果,如用地肤子配伍蛇床子、百部等熏洗患处,疗效显著。湿疹乃湿热之毒,深入血分,化燥生风所致,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便是这个道理,地肤子可洗血中湿气,清利湿热、风疹湿疹均可用。《本草原始》曰其“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辽宁省青年名中医刘涌涛

中医师孙兴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