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第8集竟隐藏了一道最常见信阳美
备受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的第八集,也是这一季的收官之作,其中提到了扬州大菜,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禁感到疑惑,这不就是信阳常见的箭杆白吗,那么这种与箭杆白形似的大菜究竟是否就是我们常见的越冬蔬菜,而箭杆白又是如何悄然进入信阳人的腌菜缸的呢? ▲《舌尖3》出现的扬州大菜 白菜进入中国人的餐桌是很晚的事情。早在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的人们就应懂得食用葵这种植物,《诗经·豳风·七月》就有“七月烹葵及菽”的描述。宋元时期,菘菜取代葵菜成为当时中国人最主要的蔬菜。到了明代,当时的人们已经不大熟知冬葵这种蔬菜,就连李时珍也不得不承认“今种之者颇鲜”。 ▲《植物名实图考》对于冬葵的记载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葵这种蔬菜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只不过今天它有一个更为响亮也更为被人所熟知的名字---冬苋菜。 ▲古代葵菜(今天称为冬苋菜) 一般认为,白菜这种叫法是在元朝以后出现,在此之前,它被称为菘菜,这是中国古代对十字花科植物的泛称。经过数百年的培育,菘菜包含许多种类,其中就包括如今常见的白菜。今天,白菜的种类有许多,但最令信阳人熟悉的是箭杆白,用它腌渍后而成的咸菜,是当地人最为熟悉的家乡味道。 ▲用箭杆白制成的腌菜 用箭杆白制作腌菜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六》中写道:“按菘菜即白菜,今京师每秋末,比屋腌藏以御冬,其名箭杆者,不亚苏州所产。”如今,数百年过去了,依然有像信阳这样的城市保持这用箭杆白制作腌菜的传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除了箭杆白,信阳当地特别是冬季还特别喜欢用黑白菜作为火锅的配菜。与箭杆白一样,黑白菜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它的学名被称为塌菜,在古代它有一个极赋诗意的名字---乌金白。清代状元、固始人吴其濬在著名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对这一蔬菜就有详细的记载:“白乌金白,即菘菜之黑叶者。湖南产者叶圆少皱,色青黑有光,味稍逊,其箭杆白与他处同。” ▲《植物名实图考》对于乌金白的绘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菜的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被信阳人培育并广泛食用的地方品种---黄心菜。据《中国信阳菜》一书中记载:“信阳黄心菜,又叫卷窝菜、冬白菜、菊花心、团心菜,是信阳地方特产,绿叶黄心,叶多茎少,形如鸡窝,俗称鸡窝菜,霜降后大量上市。它属十字花科芸苔属塌地小白菜的变种,信阳各县区均有生产,尤以五星乡三里店村菜农长期栽培驯化定向选育成的头卷窝、二卷窝黄心菜最为驰名。” ▲信阳特色蔬菜黄心菜 除了被信阳人广泛熟知的黑白菜、箭杆白和黄心菜之外,如今信阳人的餐桌上的白菜种类越发丰盛起来,一些从外地引进来的品种如上海青、娃娃菜等,也早已进入信阳人的餐桌,并日益成为信阳人热衷于食用的蔬菜种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机智妈必收BB生病这么吃好得快丨御宝羊
- 下一篇文章: 春天向全国人民外地人推荐十个湖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