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考冲刺超全中药及中成药总结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爱国医”,再点击“ B风热感冒 22、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寒内热,表里俱实) 23、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肝胆火旺) 24、麻仁胶囊—润肠通便 记忆方法:麻二人要小承气 25、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A便秘伴腹胀B寒积便秘除外) 26、苁蓉通便口服液—滋阴补肾、润肠通便(虚性便秘) 27、舟车丸—行气逐水(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等份为君) 28、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尿毒症) 29、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肝胆湿热) 记忆方法:当前请通知黄龙卸柴草 30、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止痛(风热和肺胃热) 31、牛黄上清胶囊——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热毒内盛火郁发之) 32、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肺胃火盛) 33、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火毒血热) 34、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肝火犯肺) 35、牛黄至宝丸——清热解毒、泻火通便(胃肠积热) 36、导赤散——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37、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脾胃虚寒) 38、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脾胃虚寒) 39、小健中合剂——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脾胃虚寒) A饴糖为君 B记忆方法:老姜找药柜 40、良附丸——温胃理气(寒凝气滞) 41、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42、香砂平胃丸——止痛(脾胃不和) 43、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阳虚欲脱、回阳救逆剂) 记忆方法:四逆浮江草 44、四逆散——透热解郁,疏肝理脾(理气疏肝剂) 记忆方法:四逆只烧柴草面 45、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痰湿阻肺) 记忆方法:陈玲拌草 46、橘贝半夏颗粒——化痰止咳、宽中下气(痰气阻肺) 47、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痰热咳嗽) 48、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痰热阻肺) 以下几个容易搞混淆: 49、蛇胆川贝散——“3”清肺、止咳、祛痰(肺热咳嗽) 50、川贝止咳露——止嗽祛痰——(风热咳嗽)(露宿有风) 51、蜜炼川贝枇杷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肺燥咳嗽) 52、强力枇杷膏——清热化痰、敛肺止咳(痰热伤肺) 53、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外感风热、慢性支气管) 54、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燥热蕴肺) 记忆方法:二母扶三皇子只拾老桑皮 55、养阴清肺膏——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阴虚燥咳) 56、礞石滚痰丸——逐痰降火(痰火扰心) 57、杏苏止咳颗粒——宣肺散寒、止咳祛痰 58、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风寒水饮证) 记忆方法:少将为妈甘心下跪 59、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桂枝) (外感风寒、痰湿内阻) 以上两药为寒喘 60、止嗽定喘口服液(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火郁发之——麻杏石甘汤和牛黄上清胶囊 以下几个药容易搞混淆: 61、降气定喘丸——降气定喘、祛痰止咳(痰浊阻肺) 62、人参保肺丸——益气补肺、止嗽定喘(肺气亏虚) 62、苏子降气丸——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上盛下虚) 63、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肾补纳气) 64、固本咳喘丸——益气固表、健脾补肾(脾虚痰多、肾虚补固) 65、蛤蚧定喘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肺肾两虚、阴虚肺热) 以下容易搞混淆: 66、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热入心包) 67、局方至宝散——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热入心包) 宫廷=局方 68、紫雪散——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热动肝风证) 记忆方法:风雪交夹(风——肝风内动——止痉) 69、万氏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70、清开灵颗粒——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71、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痰迷心窍) 以上6个药小总结: A、宫=局=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热入心包 B、只有清开灵颗粒是镇静安神,其他镇惊 C、只有苏合香是温开剂 D、都含有朱砂、雄黄的是安宫牛黄丸和局方至宝丸 E、只含有朱砂的是紫雪散、万氏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 记忆方法(万氏只杀紫苏) F、孕妇禁用的是安宫牛黄、局方至宝、紫雪散、清开灵、苏合 G、孕妇慎用的是万氏牛黄清心丸 72、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体虚易感冒) 记忆方法:黄白风 73、缩泉丸——补肾缩尿(益智仁、乌药、山药) 记忆方法:缩泉医治乌山 74、金缩固精丸——固肾涩精 记忆方法:金龙母杀死二连 75、四神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肾阳不足所致五更泻) 记忆方法:四神只将枣肉喂鱼 76、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脾肾阳虚所致泻泄) 77、四君子颗粒——健脾益气(脾胃气虚) 记忆方法:森林树草 78、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举阳馅(中气下陷) 79、参苓白术颗粒——补脾胃、益肺气(培土生津) 记忆方法:莲姐要二人都祝福老人 80、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记忆方法:四君子+二陈 81、香砂六君丸——益气健脾、和胃 82、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83、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84、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 85、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86、青娥丸——补肾强腰 87、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气血两虚) 88、四物合剂——补血调经(血虚) 以下补阴: A六味地黄丸 B左归丸 C大补阴丸——滋阴降火 D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E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 F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G玉泉丸——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H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 89、以下气血双补: A八珍颗粒——补养气血 B当归补血口服液 C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宁心(心脾两虚) D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心脾两虚) E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气血两虚) G健脾生血颗粒——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硫酸亚铁饭后服用) 小总结: 人参归脾丸——心脾两虚——宁心安神 人参养荣丸——心脾两虚——形瘦神疲 人参固本丸——气阴两虚——固本培元 90、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气阴两虚 今日友情推荐:贺海军脊柱经络收放手法02.rm 链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6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配伍记一套能和中医递上招
- 下一篇文章: 巴豆巴豆辛热不是豆,峻下冷积蚀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