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月寒霜飞
月寒霜飞 霜降为九月之节,处九月中。此时因天气阴冷,水气凝露而为霜,故而谓之“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为:“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国语》亦云:“驷见而陨霜。”“霜”,丧也,万物因风肃霜寒而皆丧,霜降是秋季的结束,新一季之冬季由此而代序,正是“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 此节在太阳黄经度度,公历为10月23——24日。十二辟卦中农历九月对应的剥卦。相对白露之剥卦而言,六五阴爻已至极阴,阴气进一步增强,整卦即将过渡到纯阴之坤卦。这一信息表明,天地之间的气温迅速下降,离冬季已为时不远。就气候特点而言,“霜降始霜”仅指黄河流域地区的节气,霜期一般为两三个月。在南方地区,霜降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大多在摄氏16度左右,而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区,要到隆冬时节才可见霜。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地区的霜期不到两个月。北纬25度以南和四川盆地的霜期全年不过10天左右,福建以及两广沿海地区的霜期不到1天。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岛、台湾南部以及南海诸岛则无霜。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南人不可语数霜。” 三候:一候“豺祭兽”。霜降之日豺祭兽,豺,俗名豺狼、豺狗;祭兽,以兽而祭天。古人认为,豺狗在这一天杀兽戮禽,不急于食用,铺陈于地,似有祭祀天地恩赐之意,是为报本。二候“草木黄落”。后五日草木黄落,但见天地之间百草衰黄,落木飘飘,干风飒飒,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三候“蛰虫咸俯”。咸,皆也。俯,蛰伏也,垂头也。再五日蛰虫咸俯,因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进入冬眠状态。 农事:《四民月令》云:“九月作葵菹干葵,藏茈姜、蘘荷。其岁如温,皆待十月。”意思是霜降时节可以作腌菜、干菜,储藏生姜和蘘荷等新鲜蔬菜。如逢天气较温暖,就推至十月再行此事。葵,本指冬葵,古代泛指冬季蔬菜;菹,腌菜或酸菜。霜降农事活动,首先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要抓好冬麦和油菜的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及蚜虫防治;及时收割晚稻,以防鸟雀啄食;适时采挖红薯,采挖时间不可过早过迟,过早薯块尚未充分膨胀而影响产量,过迟易受早霜冻危害,不耐贮藏;切实抓好柑橘、杨梅等果木基地管理,施好秋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其次,北方农田要进行深度耕翻并施用有机肥,以减少还原性有害物质的积累,以保持土壤的健康,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要继续抓紧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尤其要防治好家禽禽流感,确保禽畜安全入冬。 花事:一候时,芙蓉临汀——木芙蓉。据《时令如花》一书载:“木芙蓉,秋花之堪寒者,故谓之拒霜。其初开淡白,经日渐红者,花较小。临汀自照,似妖韶之女,羞酒红之潮面,名为醉芙蓉。” 二候时,雁红如醉——雁来红。此花又名老来少、三色苋、叶鸡冠、老来娇、老少年,为一年生苋科草本植物。“北雁来宾,篱菊之外,以叶代花,可饬宴席者,唯有此种。抽红者为雁来红,抽黄者为雁来黄,无色灿烂者为十样锦。红如醉,黄如醒,五色灿烂者如锦绣自悦,并足慰人目。” 三候时,芦白似醒——芦苇花。芦苇“幼而名葭,长而字芦,老而号苇。其将枯也,飞霜也扑,江潭千顷,一如白雪,想灵均之独醒。”灵均者,屈原也。出自《楚辞·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养生:古代中医理论中,强调养生应该对应天地五行、人体五脏和四季五时,实行四季进补。霜降乃末秋之时,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因此,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升补、夏清补、长夏淡补、秋平补、冬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霜降时节饮食上,宜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梨,生津、润肺、消食、止渴之苹果,清肺、利咽、生渴、解毒之橄榄,敛肺气、定喘咳、缩小便、止带浊之银杏白果,清热化痰、降脂、降糖之洋葱,宣肺豁痰、温胃散寒之雪里蕻(芥菜)和固肾补肺、止咳平喘之萝卜粥等。同时,还要注意添衣御寒,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和加重。 文化习俗:“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这是唐朝元稹的《赋得九月尽》诗,诗中不仅道出了霜降时节的物候、气候特征,更赋予了这个节气深刻的文化含义,并借潘安之《秋兴赋》而慨叹人生。其实,关于霜降的诗词不少,多以表达孤寂落寞、凄冷失意、忧悲愁苦等为主色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说李白这首《静夜思》妇孺皆知,然其别致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却鲜为人知,其实这是一种冷色的乡愁情绪,表达了诗人凄冷孤独中的牵盼,缠绵悱恻里的无奈。然而,就是这首诗却被人们误读了一千多年。误读就误读在一个“床”字上,李诗中的“床”并非“睡床”之“床”,实为庭院中围在水井四周的“井床”。李白因为思乡而彻夜难眠,当月亮的清辉洒满大地时,井口与井床四周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反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井的视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井”是故乡的象征,故而李白举头望月而思亲,低头睹井而思乡,思亲当是缠绵悱恻,思乡应是凄冷孤独了。白居易却借诗抒发心中的落寞和失意——“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这是武元衡的遗世与愁苦。常建以诗抒发胸中的羁旅乡愁:“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打霜降”之霜降习俗鲜为人知,说是霜降日五更,府、县武官们会集庙中,行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列队齐放空枪三响,谓之“打霜降”,据说“打霜降”后,司霜之神便不敢下霜危害庄稼了。霜降时节民间习俗还有吃柿子、登山、观红叶、摞桑叶等,广东高明一带还有“送芋鬼”的节俗。 来源:团结报(文/唐正鹏)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喝水好,但9类人多喝却伤身,快来看看你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歌诀,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