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行教授出生于番禺中医世家,自幼耳闻目睹长辈济世救人之术,年从广中医中医系毕业后开始了“中医人生的历程”;在清远工作期间,拜当地名医黄峰主任为师,逐渐掌握了中医治病的精髓,人称“小黄峰”;医院业务院长。期间结识了他的岳父佛山名医管铭生(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岳父祖上三代都是佛山有名的中医名家,第一代是清代二品军医官管金墀(chi);管铭生老先生精通《伤寒论》善治内科疑难杂症;邱老从岳父身上学到了精湛的医术,一生行善的高尚品德,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邱老喜欢读的中医书《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陈修园医著》《邓铁涛临床经验辑》。

淋证医案肾结石案

邓某某,男,55岁,工人。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

左侧腰部疼痛2月余。

初诊:

患者两月前自觉左侧腰部疼痛,疲劳时疼痛加剧,不能自行缓解,医院检查,行B超检查示:左肾中盏见一8mm×4mm强光团,右肾中盏见一2mm×2mm强光团,周围见液性暗区,后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后出院继续服中药调理,但仍有腰部隐痛,遂来求诊。

刻下症:

左侧腰部酸痛,疲劳时疼痛加剧,伴有耳鸣,口干口苦,纳食正常,夜间难入眠,大便偏干。舌淡胖大苔白,脉濡。

中医诊断:

石淋,证属脾肾亏虚,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

肾结石。

此为脾肾不足,湿热阻于下焦,灼津液而成石。治法宜清利湿热,佐以益气。处方:

金钱草30g海金砂10g

鸡内金12g怀牛膝15g

车前子15g冬葵子20g

石苇20g山栀子15g

木通15g台乌15g

五指毛桃15g甘草6g

14剂,日1剂,水煎服。

服药半小时后,大量饮水约~m1,随后跳阶梯运动15分钟,使结石随重力下行。

二诊?(年10月7日):

患者口干苦症状基本消失,但腰部仍有酸痛,劳则加剧,并有神疲少气,舌淡暗苔白,脉濡。患者湿热之邪渐除,而虚像渐显,但结石仍在,在清利湿热利尿之中需加重益气之力。

金钱草30g海金砂10g

鸡内金12g怀牛膝15g

车前草15g冬葵子20g

石苇20g台乌15g

黄芪15g党参10g

泽泻15g甘草6g

1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年10月21日):

腰痛症状明显好转,现仍有腰酸冷感,诉仍疲乏少气,舌脉基本同前,昨日行B超检查示:左输尿管起始段结石,大小约8mm×4mm,右肾中盏见一2mm×2mm强光团。肾石已下移,药已显效,继守前法。

金钱草30g海金砂10g

鸡内金12g怀牛膝15g

车前草15g冬葵子20g

石苇20g台乌15g

黄芪15g太子参1Og

山栀子10g甘草6g

14剂,日1剂,水煎服。

四诊?(年11月4日):

腰部已无酸冷感,复查B超未见结石,病告痊愈。

按语: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丹溪心法》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故多用清热利湿通淋之浍,促使结石排出。

其病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除与人体内尿的结晶饱和度和尿中抑制物质有关外,还与尿量、尿酸碱度、尿钙的含量、内分泌、泌尿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方中金钱草、海金砂清热利尿通淋排石,鸡内金健脾益胃,消溶结石,石苇、冬葵子通淋排石、止血、止痛。

黄芪补气又利尿药理研究能增强输尿管蠕动,推动结石下行,且生黄芪还有利尿之功,能增加尿量,冲下结石。

乌药行气止痛。怀牛膝补肾强腰,利尿通淋,引石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且健脾益气,促进排石。

除药疗外,还需配合运动排石法,即双足并立跳跃阶梯运动,使结石随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另外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排石。

敬请期待下期→

分享邱老“临证医案实录(41)”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拍摄者有异议,请联系本公微删除,谢谢!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

qq.







































白殿风治疗费用
盖博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