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诗经中的药食本草
藏在《诗经》中的“药食本草” 古代先民主要以采集天然的浆果、壳果、幼芽、嫩叶、块茎、块根和菌类等食物充饥,有时也捕捉一些昆虫、雏鸟、蛋类等作为补充。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许多食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既可补养身体,解决温饱,又可医治简单疾病。由此,逐渐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食养理论。 黍稷稻麦菽 五 谷 黍 《小雅·甫田》: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黍,俗称黄米,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比小米粒稍大。黄米具有益气和中的功效。糯性强,可煮粥,可与小米一起做成米饭,还可酿酒、做糕。 稷 稷,又称粟,即小米,具有益气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 稻 稻,指大米,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除烦渴的功效。 麦 《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麦指小麦和大麦。小麦,具有养心健脾,益肾,除热止烦渴的功效。大麦具有凉血、消积的功效。 菽 《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菽,俗称大豆。在豆类食物中,大豆的营养最为丰富,有“豆中之王”的美誉,其性平,具有宽中导滞、健脾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 枣李栗杏桃 五 果 《灵枢·五味》中说,“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枣 《豳风·七月》:八月剥枣。 枣,性温,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和药性的功效。 李 《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李子,性平,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栗 《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栗即板栗,性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的功效。 桃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性温,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的功效。 五果之中,《诗经》为何独缺杏? 历史上的孔子删诗说一直是《诗经》编辑整理的一种重要说法,所以推测在千余篇中被删去了有关杏的诗也不是不可能。 葵韭藿薤葱 五 菜 《灵枢·五味》说:“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葵 《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葵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李时珍说:“葵菜,古人种之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其性寒、滑,无毒,宜脾,利胃气,滑大肠。 韭 《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韭为韭菜,性温,具有温中、行气、补肾、散瘀、解毒的功效。 藿 《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五菜中,藿即大豆的叶,现在已经不用作蔬菜。 薤(薤白)、葱,《诗经》未列。除五菜外,《诗经》列举的蔬菜还有谖(黄花菜)、薇(野豌豆)、荠(荠菜)、芹(水芹)、匏(葫芦)等。 《诗经》以优雅的韵律描述了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风物民俗及情感世界。入诗的自然意象,不仅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其蕴含饮食与医药之功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探究。 编辑排版:陈芳芳 审核:樊东宁 文学不迟到 一起品味诗意生活 文学不迟到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jg/3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正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吃什么
- 下一篇文章: 在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为什么大城小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