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印故宫藏青田石印十三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在明、清两代皇宫 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文物总数达到件 其中珍贵文物件 一般文物件 标本件 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 哇~太厉害了吧 今天小编就来介绍故宫 收藏的十三方经典青田石印 01 “十钟山房藏钟”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通高6.3cm,印面边长4.3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刻 “十钟山房藏钟”六字 边款楷书体阴刻 “古器以钟鼎为重,而钟尤难得于鼎。余年五十有六,乃竟获十,诸家所未有也。因名山房曰十钟,而属西泉刻印记之。退修居士。” 赏析: 此印面为王石经篆刻 玉筯篆工整端庄,充满印面 印款为陈介褀自治并记斋名缘由 款字中流露着篆隶书意趣 02 “彰厥有常”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通高10.2cm,印面边长4.1cm 印文为篆体白文, 刻“彰厥有常”四字 边款行书体阴刻 “嘉庆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缪篆印于吉祥草堂”。 赏析: 此印作者桂馥(字未谷) 印文内容取自《尚书·皋陶谟》中“彰厥有常” 彰即彰明,厥可释为其字 有常意为有恒 此四字即为经常予以表彰之意 印面虽较秦汉印大出许多 但布局、篆刻不失汉铸白文印法度 03 “陈介褀印”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 侧款,通高2.8cm,印面1.5×1.4cm 印文为篆体,朱白文相间 分上下行回文式排列 刻“陈介褀印”四字,边款阴刻“翁大年”。 赏析: 此玺印为翁大年篆刻 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 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之领悟 04 “松下清斋摘露葵”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通高3.1cm,印面边长3.3cm 印文为篆体朱文 刻“松下清斋摘露葵”七字,边款隶书阴刻“朱文震敬篆”赏析: 印文出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句。 “清斋”即“素食” 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名“露葵”,即冬葵 战国宋玉亦有“烹露葵之羹”句 王维晚年长斋,故用此典 此石章印文工整匀称,舒展有致 挺拔中有下垂感 此印是朱文震为乾隆第六子永瑢所治 05 “臣心如水”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 侧款,通高10cm,印面边长4.1cm 印文为篆体朱文 刻“臣心如水”四字 边款行书体阴刻 "圆则中规,方则中矩,或横牵而直竖,或将放而更留,此汉印不传之秘,桂馥。”赏析: 印文为汉代郑崇语 即廉洁自守、清白如水之意 印面宽边栏,印文笔划转折规矩,宁静和谐 06 “海滨病史”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 侧款,通高2.2cm,印面边长2.4cm 印文为篆体白文 分左右两行 刻“海滨病史”四字 边款楷书体阴刻 “余年四十有二,以病归里,卧海滨者十有六年矣。衰老日至,有不学之叹,时梦觚棱,有玉堂天上之感。爰俛吾良友西泉以吴天玺碑法作印志之,印篆之奇,前此所未有也。同治己巳秋九,陈介褀记。”款字中间有篆、隶体势 赏析: 此印为王石经为陈介祺篆刻作品 笔画方重,有天发神谶碑意趣 07 “御赏、同道堂”玺(清) “同道堂”玺,青田石制,光素,篆书 面2cm见方,通高8cm “御赏”玺,田黄石制 光素,篆书,面宽1cm,长2cm,通高5cm “御赏、同道堂”玺 二方一组 共置于黑漆盒内 原是咸丰帝奕詝所用的闲章 赏析: 咸丰十一年()七月 皇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 遗诏立六岁的载淳为皇太子 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 辅佐嗣皇帝处理政务 同时,遗诏授“御赏”玺予皇后 授“同道堂”玺予皇太子 (由懿贵妃掌管,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 载淳年幼,慈禧太后代子钤印 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 “同道堂、御赏”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 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 约至同治十二年皇帝亲政结束 是晚清政治的见证物 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08 “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 印面6.4*1.1cm,通高4.9cm。 印文为篆体朱文 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八字 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 “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赏析: 因材施艺单行行文 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 此款印章以铁线朱文刻治 笔意借助纯熟的刀法 诸字起、收笔和转折体势细密秀润 展示出藏书章的端正雅致 09 “岁寒堂书画印”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印面边长2.5cm,通高3.3cm 印文为篆体朱文 刻“岁寒堂书画印”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壬日,福厂王褆刻于京师。”赏析: 王福厂的铁线朱文作品 不论印文多少或文字笔划繁简 皆能表现出圆体朱文的秀美与流畅 具有一种端庄婉丽的意韵 使人有如面对优雅柔美的垂柳流泉 10 “万竹庐图书印”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印面边长2.5cm,通高3.5cm 印文为篆体朱文 刻“万竹庐图书印”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岁首,福厂为养吾道兄作于春住楼。”赏析: 此为王福厂为近现代著名书画家 收藏家徐宗浩(字养吾)所刊印 徐氏创有万竹庐图书馆 11 “马衡”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顶款 印面边长4.9cm,通高4.9cm 印文为篆体白文 刻“马衡”二字 印面有阴线界栏 顶款阴刻楷书体 “余于印石中最爱青田,见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来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诚庸人自扰也。”赏析: 马衡先生的名印、室名别号印及收藏印 多是自行篆刻,风格多样,且石材少有劣者 此印印面施以阴线边框,中有竖向界线分隔印文 字口与阴线边栏等宽,是古玺印面形式的借用 印款以切刀法刻长铭,以记其事 12 “海燕廔(楼)”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通高5.4cm,印面边长2.6cm 印文白文两行 刻“海燕廔”三字 边款楷书体阴刻 “仲子先生为艺术院长,事不悠然,便求之不返,不耐烦难,真吾友也。属刻此印并记钦佩。齐璜时辛未秋九月同客旧京”。赏析: 杨仲子曾寓长街红楼一角 榜曰“海燕楼”,小石书额 此印印文“海”字偏旁三点水作三竖、并齐贯通 “燕”字中下部分成剪叉形 “廔”字中竖笔贯通下曳 皆表现出力度感 13 “无咎周甲后作”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 通高4.3cm,印面边长2.1cm 印文为篆体白文 刻“无咎周甲后作”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叔平社长六十寿。辛巳春日福厂刻寄奉祝”。赏析: 此印为王福厂赠马衡作品 “无咎”为马衡先生别号 出自《易经》 可理解为无过失、无灾祸 古人多以之作名号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为止了~ 期待有一天可以去故宫看看 特别鸣谢 故宫博物馆 提供本文的图片及素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jg/2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08中药10中药分类06利水渗湿药
- 下一篇文章: 国药通心舒胶囊藏药保护品种,国家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