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摄于湘中大药植园)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苗茎蔓生,药用果核”,故名“蔓荆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晒干入药。清微炒,则称“炒蔓荆子”。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蔓荆实)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小荆实亦等。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蔓荆子)苦辛性平,入肝搜风,而治头痛、齿痛,为轻浮疏散风热之专药。”

蔓荆子(摄于湘中大药植园)

NO.2.1功效主治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主要功效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

疏散风热:本品辛散微寒,归太阳膀胱经,可疏散风热,又能清利头目,适于风热上犯之头痛、目赤等症。

2

清利头目:本品质轻性浮,入肝胃经,主治上焦,善于清利头目,适于风火上炎之齿龈肿痛、目赤肿痛、多眵不明、头晕目眩等症。

3

祛风止痛:本品辛苦微寒,亦可祛风止痛,可治风湿痹阻之关节疼痛。

用法:5~10g,煎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蔓荆子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蒽醌类、木脂素类等成分,有抗炎、抗氧化、解热镇痛、抑制组胺释放、抗肿瘤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房士明,樊官伟,姚进龙,刘二伟,张晗.蔓荆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46(24):-.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