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儿新语文”

  假设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北京的小明在马路边捡到一个月光宝盒,

  没等到他说“般若波罗密”,“biu”的一声就穿越了,不过倒霉的他并没有穿越到清朝成为能够上演一段步步惊心故事的爱新觉罗?晓明,而是穿越到了先秦时期,降落到了关中地区,忽略他没钱可花、不会说也听不懂先秦语言、看不懂先秦文字、穿着太过时尚,最重要的是没有上过东学堂的新语文课等因素,这一番穿越下来,小明耗费了大量体力。本着“吃饭不积极,穿越有问题”的心态,作为平民的他走进了一家小饭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点什么菜(以下是东学堂语文提供的独家菜单,如有雷同,太正常了):

  不用挑了,其实以上东西在先秦时期关中地区的小饭馆里头都没有(这个真没有)。

  牛肉这个东西在当时是很高大上的,作为农业劳作的重要生产资料,有着现在拖拉机一般的地位,《礼记?王制》中记载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诸侯没有什么缘故都不能杀牛,更不要说作为个体营业户的饭店掌柜了,所以带牛羊的东西,比如牛肉面、酱牛肉、羊肉汤一律就不用想了。

  包子馒头之类的都是后期才发明出来的食物,相传馒头为诸葛亮深入南蛮之地时所发明。香软的米饭在关中地区也不常见,当时在长江流域种的数量才多一些。肉类的话,鸡肉和猪肉倒是有可能吃到,不过“炒”这种烹饪方式在先秦时期还没有,我们现在这种用铁锅倒油炒菜的方法直到宋代才较为普及。另外,辣子鸡丁里的辣椒,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至于蔬菜类方面,白菜这个东西有,但我们刚刚说过了没有倒油用锅炒这种方式,顶多也就烧开水烫一烫凑合吃了。至于其他的品种,比如西红柿、菠菜、洋葱、黄瓜、茄子、土豆、南瓜,这些都是后期从世界各地,比如北美洲、南美洲、中亚等地方传入中国的,在先秦时期就别想见到它们的身影了。水果类的苹果、石榴、葡萄、菠萝同样也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先秦也没有。

  那就只剩下饮料类可选了,这两种众所周知,都是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不过茶要等到汉朝以后才有的喝,而且作为高级饮料,我等平民是无法喝到的,即使到了唐代,也只有达官贵族们才能好好地品上一品。上等的好酒在先秦时期倒是有,《周礼?天官?酒正》中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不过,一般平民老百姓喝的酒很难达到清澈的程度,人们日常喝的是用黍蒸饭酿成的酒,有点像后世的黄酒,不仅浑浊,度数也很低,像什么“老窖”啊“烧酒”啊先秦时期的人们是酿不出来的,缺货的哦亲,明代才有货哦亲,过个一千多年再来拍吧亲。

  如此下来,那作为一个先秦时期的平民还能吃什么呢?内啥,还能不能让吃货们好好穿越了?!

  呐,我跟你说呐,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来,东学堂语文给你做一桌先秦时期的食物给你吃。

  主食的话,可以是这个:

  当然,这个是没有处理之前的纯绿色谷物,叫做黍,不要着急,我们收割完以后拿去煮一煮,就做成了先秦时期平民常吃的黍饭,大概长这个样子:

  如果不喜欢黍饭,还可以吃豆饭,大豆也是先秦时期的重要主食之一,叫做菽,曹植《七步诗》里面写到的就是“漉菽以为汁”就是这个:

  除了黍和豆之外,还有麦和粟,麦的话就不用多解释了。粟,俗名谷子,由狗尾巴草演变而来,所以和狗尾巴草很像,脱壳以后现在也叫小米,是平民时期的常见主食。

  上面四种就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主食了。做完了主食,我们再来看看有什么蔬菜。先秦时期的蔬菜种类虽然不如我们现在多,不过也不少。在东学堂四年级暑假的课程当中讲过《诗经》,《诗经》记载的植物有一百三十多种,其中有二十多种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主食当中的大豆不仅可以用来做饭,大豆的叶子也可以做菜,叫做“藿”,不过由于先秦没有油炒这种做法,一般就是加点水扔点豆叶煮一煮做成菜汤,对于广大想减肥的女同胞们来说是极好的。

  除了“藿”以外,还有葵(不是向日葵,向日葵也是后面才传入中国的),葵的种类很多,有水葵、秋葵、锦葵、冬葵等等。

水葵秋葵

  除了葵和藿,还有菖蒲、莲藕、薇菜、芥菜、山蒜、蕨菜、葑芚、韭菜等蔬菜,这些都是在先秦时就已经可以吃到的。

  下面是饮料,上文我们说过酒是有的,只不过质量不是很高。除了酒以外,先秦时期的人民大众用餐时常喝的饮料还有浆。做法超级简单,做饭时米饭还没煮熟时的米汤就是浆了。长相大致如下:

  水果的话,和现在的很多是一样的,只不过种类没有那么多,主要包括了桃、李、枣、杏、栗、梨、柿、山楂等等,这些大家都熟悉,就不放图消耗大家的流量了。

  到了这里,说了这么久,还是没有说到肉,东学堂君仿佛听到了你们内心能不能一起玩耍了的咆哮!

  肉类的话,如果你是一个诸侯贵族,那吃的就多了,连鳖汤都是有的。当时生态好,牛、羊、猪、狗、兔、雁、鱼、鹿都是有的,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说明熊掌这种奢侈食材也是出现了的。主要的做法是蒸、煮、烤、煎或者做成肉酱等等。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设定,穿越以后我们是平民。如果是平民的话,那么以上的东西我们就可以不想了。“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虽然不至于如此落魄,但是差不了多少。先秦时期的平民很少能够吃上肉,肉酱倒是有可能。

  所以,这一桌菜最后大概就是:一碗粟米饭,外加一个煮大豆叶,大豆叶可以蘸一蘸肉酱,旁边再加一碗粟米汤。

  实在是太!凄!凉!了!

  当然,如果你上过东学堂的语文课,那宁老师可以帮你开开小灶。

  先秦时期野味这么多,虽然没有出现用油炒这种做法,但是烧烤、蒸煮之类的还是有的。讲《诗经》、《楚辞》时给你扩展扩展先秦时期的动物和植物,告诉你哪些是好吃的,哪些是不好吃的,穿越过去以后借助这些知识打打猎,采采药,做出药材炖野鸡、蕨菜鱼肉汤、野山椒烤鱼什么的应该是没问题的。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东学堂语文说:“学好文史哲,穿越历史都能活”。

东学堂语文   创始于年,前身是学而思培优语文学部,是专门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及培训产品研发的专业团队。东学堂的含义是“东风化雨,学以致用”,寓意东学堂的目标不仅仅是将知识和能力高效地传授给学生,还注重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熏陶。东学堂语文以“回归阅读”为核心理念,年4月发布了“新语文”课程体系,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宁燊福:   “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材生。   集成了呆萌与幽默,融合了知识和生活,言传身教,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查看宁燊福老师的更多文章,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cd/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