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作者:田军编辑:李萌视觉:马晨庭

冬至,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将满天飞的祝福信息收来发去,讲究的能吃上盘饺子,就算是很圆满的冬至了。

冬至,对于探月人来说,却是个大日子——是「探月全家人」一起开始过年的日子。

在冬至这一天,探月全家人一起办冬筵、一起吃冬筵,已经连续三年了。

今年冬筵有什么新花样?——这已经成了令探月人翘首期盼的一件事,就像小时候盼着过年时才能放鞭炮穿新衣那样兴奋欣喜。

你想象中的冬筵是一个或多个很大的圆桌,像婚宴那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顿大餐吗?

错!那样的饭常见常吃,有什么意思?

探月的冬筵像是一个内部的小型庙会,只有「探月直系亲属」参加。

冬筵是由一个个摊位组成的。

每年的冬筵最大的摊位非饺子摊莫属。好吃的饺子必须得「抢」!不是抢来的饺子吃起来能香吗?

毕竟随着探月的学习者与年俱增,饺子摊从满足几十人到几百人的饺子,按照家宴的标准,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摊主难当啊!从和面、拌馅,到撖皮、包饺子、煮饺子,都得亲手亲为。虽然每次的饺子摊队伍都是最庞大的,虽然预算饺子的工程量时是以千位数累加,虽然今年还有学习者们加盟了包饺子的阵营,但仍然总是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锅饺子捞出端上时,便出现抢饺子的热闹场景了。

今年冬筵上亮相的新摊不少。

最红火的当属糖葫芦摊!山楂的、草莓的、金桔的、香蕉的、葡萄的,可以自己动手随心搭配,现场制作,在这里排队的人最多。

「我想吃这些!也可以随便拿吗?」学习者们流着口水指着自己心仪的糖葫芦问。

摊主热情回应:「这个草莓小娃娃的,需要用奖券兑换,其他的任选,只需一枚微笑兑换!」

于是,在冬至这一天探月的糖葫芦摊前,绽放了各式各样、或酸或甜、或微或浪的笑。

「这个草莓小娃娃好Q好可爱,想吃!这个奖券怎么获得?」

「快去游戏摊,玩个游戏就能挣奖券!」

还有游戏摊?是的!

总是引来阵阵尖叫和喝彩的,毫无疑问是游戏摊!

今年有两个游戏摊——「一敲即中」和猜灯谜。

由于笔者本人是糖葫芦摊的志愿者,从始至终都盯守在生意最火爆的糖葫芦摊打杂,没能有机会去了解游戏规则,只看到隔壁「一敲即中」游戏摊有一只被高高横悬在半空中的非洲鼓,应该是蒙着眼走到跟前敲响它,就可以得到奖券。

糖画摊也是个热摊,庙会上几乎人人都举着一个自己淋画图案的糖画,一边舔着一边逛摊,那样子,好不得意自在!

摊位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蓝染、DIY手绘灯笼、制作叶脉书签、手冲咖啡、茶席等,不得不坚守糖葫芦摊岗位的我几乎个个都想去一探究竟。

蓝染是什么?等到糖葫芦终于全部“售罄”时,饺子早已全部吃光,糖画、游戏摊也都已告罄,我带着好奇去了尚还营业待客的蓝染摊。原来是在一块洁白的方手帕上借助绳子、皮筋、夹子、木块、小球等工具捆扎出自己想象的图案,然后放进染缸中浸染,大约半小时后,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手帕时,那一刻就像打开盲魔盒——放心!你看到的图案一定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以上所有,都还不算是最特别的。今年最特别的摊,是「探月邮局」。

看上去,这个摊貌似最冷清,并没有围着很多人。那是因为由某爸担任的「邮局局长」早已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冬筵之前,探月就已经组织家长们学习了关于「家史与生活的关系」的线上讲座,并号召家长们给自家娃写一封家书,内容可以是有关父辈祖辈等家史的故事,也可以是与孩子出生有关的故事,还可以是与家有关的任何故事……

探月邮局的营业现场,配备有各种风格的精美信笺纸、与信纸风格相呼应的各种信封,还有非常别致的“探月邮局”专用邮戳!

写家书、封装家书、传递家书的过程,惊喜连连,感动连连。

家书由兼任邮递员的局长大人亲手送达收件人本尊手中,据说有学习者收到并读完家书后,感动哽咽,并立即当场给家长回写家书的,当局长邮递员立即送达那位家长手中时,娃的家书又再次反射感动了家长,于是在欢乐的冬筵庙会上便出现了感人的煽情场景。

年的探月冬筵,看上去最冷清、但实则最走心、最难忘铭记的摊位,当属「探月邮局」家书摊。

这么丰富的庙会,都由谁来摆摊?都有谁能来参加呢?当然是“探月直系亲属”。

「探月直系亲属」,也就是「探月全家人」,都有哪些人?——老师、学习者、家长。

老师,有各科任课老师、管理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包括每天为探月辛勤服务的保洁阿姨;

家长,以往有在京的爸爸妈妈、专程从外地甚至外国飞来赴筵的爸爸妈妈,还包括学习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习者的兄弟姐妹,因此小庙会中常见慈祥老者和欢快幼童,今年由于疫情防控政策,仅有少量家长代表参加;

学习者,自不必说,他们是最具活力、最富魅力、也最能吃的C位主角。

既是一家人,这个筵席当然必须是每一个家人都撸起袖子大家一起加油干。

探月有一个部门,叫做「家校中心」,这个部门是专门和家长们进行沟通的,还专门为家长们设立了很多实用、新鲜的与亲子教育、青少年沟通相关的课程,很多家长乐此不疲、受益匪浅,常笑说交一份学费、上了两个学。

早在冬至之前,家校中心的议敏便在家长群中告知冬筵即将举办,并且招募摊位摊主。

很快,各怀绝技的爸妈们主动报名各占山头,领军为王当上摊主,又很快,各摊主旗下又围起甘愿打杂当助手的志愿者。比如本人,就报名当了本人最爱吃的糖葫芦摊的志愿者。

「探月全家人」中,不乏样样能干水平一流独当一面的,也有没啥家务本领只能揣手旁观干流口水等着吃现成的。

有的家长手提肩担背扛怀抱大包小包各种工具家伙什儿,有的则衣着笔挺光鲜亮丽两手空空面带微笑挂着胸牌感觉是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进错了门。

正是这些干流口水的如炬般的注视给了那些独当一面的无穷动力,那现场堪比厨艺比武大赛——长短粗细大小不一的撖面杖推成一座小山,各种宽窄造型不一却都寒光凛凛的菜刀料理刀仿佛刀具展览,和好的一坨坨各种颜色的面,搅好的一盆盆各种口味的馅,清理好的一袋袋各种品类的果料,还有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各种款式的锅碗瓢盆、电磁炉等等,当那些从寒风中带着凉气兴冲冲而来的爸妈们从各自的大包小包中掏出这些十八般武器时,直把那些两手空空直奔吃而来的爸妈看得冷汗和口水同时流!

这个家太大了,当面孔相遇,当目光碰撞,彼此也许并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对方是谁的爸或妈,但是在这里遇见的任何一张脸,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彼此报以最温暖的眼神、最亲切的微笑,我们在心中意会,这个家里的孩子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互动、一起吃穿住行,一起成长为共同向往的“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我们就是妥妥的一家人!

记得年,那是探月成立的第二年,在家校中心的组织下,我们这些经常来探月上家长课的家长们和探月的老师们、自家的或别家的学习者们已经亲如一家。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下午,负责家校沟通的议敏老师提起,新年和春节时大家都各自回家过,放寒假时彼此间总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感觉,咱们在过年前的冬至这一天和探月的家人们一起热闹欢聚一下如何?

这个倡议立即受到热烈响应,大家各自动手,有力的出力,有菜的出菜,有绝活的出绝活。于是便开办起第一次冬筵。

当时,我们几个家长在商量怎么布置现场时,有人提议要想一句探月冬筵的slogan,我们也要有个主题口号,大家七嘴八舌献计献策之际,我脑海中一边想着要办冬筵的初衷是什么,一边脱口而出「和挚爱的你在一起」,立刻受到盛赞和肯定。当时,大家都有一种暖流传遍全身的感觉,我又一次真切感受到,一家人的心原来是那么相通、那么同频!

自此,探月冬筵的口号便一锤定音——「和挚爱的你在一起」。

那次的冬筵,有来自各家的各地各色美食,印象深刻的有某爸独家祖传秘籍的老汤牛肉、某妈亲手烤制的造型精美不忍下嘴却供不应求的多种口味蛋糕、某著名餐厅老板爸妈大力赞助的餐厅经典招牌菜式、探月咖啡团队自制的现磨现冲的咖啡、某妈亲手晾制的手工苹果干、某学习者现场亲烹的遭抢连锅底都被刮干净的酸辣汤……美食数不胜数,还有某妈惊艳全场的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精美绝伦的鲜花摆插造型,那些连每一款食物名称的标牌都搭配的精致花艺,仍然历历在目。

当然,每次冬至的冬筵上唱主角的主食自然是饺子。你见过几十只手一起撖皮、一起装馅、一起包饺子、只能将手伸到面板前身体却很难插到跟前的场景吗?可谓别开生面的盛况!

除了吃,首届冬筵上还有各种游戏,有猜谜、有整面墙的拼图(拼完整后呈现「和挚爱的你在一起」几个字),有大块朵颐的吃,有开怀奔放的舞,有欢乐痛快的笑,还有感动不已的泪,还有,每次探月冬筵或各种聚会上总是大撒特撒狗粮秀恩爱的某爸妈们……

记得多年前,曾有一个电视广告片很深入人心,是一个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在背景的家人们操持做饭忙活摆桌时,笑呵呵地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幸福,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饭嘛!」

是的。在探月的时光,总是与幸福有关。

当探月年轻的掌门人Jason在全家人齐声唱颂的九九消寒歌的歌声中,在九九消寒图上染红第一朵梅花的那一刻,探月全家人的欢乐筵席便开启了。

这便是探月的幸福场景之一——在冬至这一天的冬筵上,每个家人一起动手一起吃一起欢乐,「和挚爱的你在一起」,相伴度过一年中黑夜最长的那一晚。

探月欢迎各行业有志于在教育界有所作为、有所改变的伙伴加入,我们正在招聘物理、化学等学科导师,升学指导,教育者发展中心的各类职位,详情可点击下方文章,欢迎你成为一名探月人!

虽然距创始届毕业生离开探月有一阵子了,还有很多家长、同行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cd/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