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热度不退,继续火到没朋友,而转眼间娘娘们也已嫁人啦。看完昨天这场婚礼的剧情,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周制婚礼是什么样子的?这幕场景里有些什么礼仪流程?关于《芈月传》的礼仪设计,张晓龙曾放话要比《甄嬛传》再上一个高峰,更有冲击力。而大婚这场戏里刘涛方中信两人进入大殿完成的每一个步骤都不可谓不繁琐,从行礼到礼毕,这场戏总共呈现了将近8分钟,亲们自己感受下~

刘涛和方中信的大婚演了8分钟

今天,我们对先秦婚俗的了解,基本来自于《仪礼·士昏礼》。《仪礼·士昏礼》是我国关于婚礼的最早记载,其记载的完整婚姻礼节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后世称之为“六礼”。前五个仪节都比较简单,核心内容是议定婚姻。《芈月传》体现的主要是正婚礼,即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举行的正式仪式。一般来说,新房设在新郎的寝室,赞礼者为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主要有沃盥、同牢合卺和餕余设袵等几项流程。沃盥:指新人入席前的洁手洁面。周制沃盥礼节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一般来说,新婚第一餐的饭菜很简单。进食带有礼仪的性质,吃得也不多,赞礼者将黍移到新郎、新娘的席前,又把豚俎上的肺和脊夹给他们。夫妇先吃黍,再喝肉汤,然后用手指咂酱吃,这一过程称为一饭。一共要三次,称为三饭。三饭告饱,食礼完毕。

同牢:指新婚夫妇共食同一牲畜之肉

贵族婚礼可能有些特殊,鱼俎、豚俎、腊(风干的全兔)俎仅有单独的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这一安排称为共牢而食,牢指俎或者俎里的食物。古人食俗有些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每人一份。所以,新郎、新娘的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腌制的冬葵菜)、醢(螺酱)、湆(肉汤)都是各有一份。牢,牲。《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汉书·王莽传》:“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牢,就是一只小猪。黍是汉族最早耕作的植物之一。《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亦称“稷”、“糜子”,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中国制酱和食酱的历史悠久,当时的酱叫“醢”,《周礼》记载“百醢”,可见当时制食酱品的发达。据《周礼·天官》所记,周天子祭祀或宾客用羞“百二十品”,用酱“百二十瓮”,这百二十瓮酱包括醢物六十瓮、醯物六十瓮,都是动植物食料加调味品炮制的复合调料。肴馔百二十品配酱百二十瓮,一肴配一酱,这是周王创下的前所未有的王室饮食制度。古人饭后要酳,就是用酒漱口,这既是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称为三酳。《仪礼·士昏礼》:“卒爵皆拜。赞受拜受爵。再酳如初,无从。三酳用卺,亦如之。”婚礼中三酳的酒器,前两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卺。合卺:是指交杯而饮了。注意——是交杯,只是交换杯子而已,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挽着胳膊喝的“交擘酒”。合卺本意指破瓠(瓜)为二,合之则成一器。剖分为二,分别盛酒。最初合卺用匏瓜,匏是苦的,用来盛酒必是苦酒。匏既分为二,象征夫妇由婚礼将两人合为一,同甘共苦(《礼记》载: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在晋和唐宋文献中,都有关于“合卺杯”的记载,而且认为用合卺杯喝交杯酒是婚礼上的重要礼仪。餕余设袵:这是通常所说的合床礼,正式成为夫妻。新娘脱服由女侍接受,新郎脱服由男侍接受,新郎亲脱新妇之盖头,此时侍人持烛而出。此后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妇。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了。综上所述《礼》本来记载的是各级贵族在冠昏(婚)、祭祀、丧葬、朝聘、宴射、军旅等典礼中的程序以及衣著、陈设等礼仪制度。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贵族有名目繁多的典礼,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西周和春秋以后,出现了简化的通用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但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须要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芈月传》里体现的,基本上最简化的周制婚礼。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