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让人想流泪的诗
今天周三,照例上午透析,依旧是读书,电子书,女婿送的,浓浓的一片心意。“一个女婿半个儿”,一点也没错。 读到一首诗,居然想流泪。大概人真的是老了,变得有点多愁善感。 这是一首汉乐府,很有名,《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如大白话,浅显易懂,但震撼人心,催人泣下。文学,从来不是刻意而为,都是真情抒发。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一位踽踽而行的老人,来到了村口。 十五岁离家,外出当兵,戍守边疆,现在,两鬓斑白,步履蹒跚——我回来了。 看着似曾相识的村口小路,哪里是我的家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是,我等不了,我想家,魂牵梦萦,牵肠挂肚,几十年了,所有的梦,都是家,都是亲人。 我迫不及待地问:“我的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离家几十年,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我只祈求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 所以我只想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请你告诉我,家里还有谁?我不怕,我能承受住,一定能! 他们用手指了指——那就是你的家! 我扭头一看,松柏遍地,荒草坟头! 我如同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一盆冰凌未澌的雪水! 我踉跄着脚步,走到家门前: 残垣断壁,一片荒凉,野兔从破败的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仅剩的房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边上,是长满野草的累累坟茔,埋着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他们,是带着怎样的哀怨与沉重的思念,离开这个世界的?你能想象到吗? 这就是我苦苦盼望了几十年的家! 我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开始生火做饭。 炊烟袅袅升起,饭熟羹沸时,我才恍然想起,这顿饭,我是做给谁吃的? 给家人吗?他们人呢? 我踉跄着脚步,走出家门,向东面望去,那里,是我小时候经常迎接父母的地方,可现在,只有坟头的枯草,在随风飘曳。 我的泪水一下子喷涌而出,迷糊了双眼。 那凝聚着几十年的艰辛、几十年的思念、几十年的盼待、几十年的沙场风尘、几十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的家,在哪里? 今天透析结束,疲劳得不行!一路上,心情都是郁闷的。也许是这首诗的影响。 回到家,妻子在厨房做饭,我坐了一会儿,慢慢平复下来,心情渐渐好起来。 读了这首《十五从军征》,为什么总是想流泪?现在想一想,只有一个字——家! 一个几十年没有回家的人,可爱的家,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怎么不让你欷歔感叹,心酸不已! 人啊,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后悔,拥有的时候从来不知道好好珍惜! 小的时候,家,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在外面玩累了、玩饿了,回家,一定有热乎乎的饭菜,一定有舒适的床铺,让我们吃个饱、睡得香,别无他想。那时的家,就这么简简单单。 长大了,家,慢慢变成牢笼,父母的约束,总是让我们浑身不自在,总想挣脱父母的管教,总想寻求自由的脚步,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家”。转了一大圈,碰得头破血流,心灵伤痕累累,回头看看,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只有父母,才是最心疼你的,别的,都是胡扯。 成家之后,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才真正理解家的意义,才真正体会家的温暖,才真正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才知道“父母在、不远游”的内涵,才真正理解“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温馨就在哪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父母腰也弯了,腿也不灵便了,说话也唠叨了,反应也迟钝了,甚至会变得蛮横不讲理——他们真的老了! 慢慢的,我们会有点不适应、不习惯,就会抱怨他们,嫌弃他们,甚至责怪他们。特别是父母生病的时候,“久病床前无孝子”,会有满腹的怨气! 可是,当父母逝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心里,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世界不再完整,缺少了一大块,天空不再灿烂,灰蒙蒙一片。 这时,你才知道,再也没有人唠唠叨叨,叮嘱你天冷要多穿衣服,晚上要早点睡觉,早上要早点起床,不要老是低头玩手机,不要喝那么多的酒,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已经离开的人,是永远回不来的。 那时,留给我们的,只有悔恨和泪水! 家是什么? 毕淑敏说:“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时的奖励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谎当皇帝,也得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 我想说,家是一盏灯光。 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电,只有煤油灯,夜总是特别的黑。 念初二,上过一段时间晚自习,乡中学离家有五六里地,中间有一大段路,是大片一望无际的农田,高高的玉米杆,淹没了一切,也包括小小的我。 晚上,夜深人静,寂无一人,路边还有时隐时现的坟头,我一个人走在田间小道上,脚步声尤其明显,总感觉有人跟着,时不时回头看看,什么也没有,却并不敢停下,就这样再看、再走、再看……一直走到村边。 远远的,看到家里窗洞里透出的灯光,在黑暗的夜空,那么显目刺眼。 原来,每次母亲都是把煤油灯,放在边屋的窗台上,让那点微弱的光,引导我回家。 一霎时,心里的暖流涌上心头!让你一直想流泪!家,此时此刻,是那么的温暖! 孤独的游子,想着你的,只有亲人! 家,不仅仅是一个院子,几间房子,更是心灵的圣地。 能够让心定居的地方,就是家的所在,正如白居易诗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房子不是家,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亲人在,心才安!再富丽堂皇的家,也抵不上双亲健在、全家安康。 家是心的寄居地、心的栖身处,心的依恋所。家是鲜活的,有温度,有生命,总是欢声笑语,总是温暖如春。 也许只有经历过痛苦和磨难,才懂得家的珍贵,才懂得珍惜家人。 过去,我没有生病的时候,工作忙,事情多,连饭都很少在家吃。家,好像就是个休息的地方,大概和旅馆没有什么区别。 还时不时地,因为一些琐事,和妻子拌个嘴、吵个架,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那时,真是太不懂得珍惜了! 还有什么比家、比亲情,更重要的东西吗?有什么好吵的呢? 现在呢,才真正体会到家的好、家的温暖,像冬日暖阳。 每次我透析结束,腰酸背痛,体乏无力,心里总是说不出来的难受!有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 如果多扎两针,或者遇上出血,或者出现血栓,更是心情沮丧,情绪低落,正如我文章所写,真想嚎啕大哭一场。 这样的日子,一周三次,持续不断,真的,有点承受不住了。 每次透析结束,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回家、想回家,一回到家,家人简单的问候,家里熟悉的味道,柔软舒适的床铺,让我的沮丧低落,立马烟消云散。 生病,让我真正懂得珍惜!幸哉!为时不晚! 好好珍惜吧,珍惜我们的家,珍惜我们的亲人,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其他神马都是浮云,甚至连浮云都不是。 庞龙有一首《家的味道》,唱得一般,但其中有段话,我很喜欢: “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烟,烟气弥漫缠绕熏黄了指尖,你那不够宽广的双肩,也能撑起我的一片天。/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针针线线连着儿女的暖,一双巧手缝缝补补,织出我一条人生路。/家的味道,是妈妈亲手做的菜肴,香气飘散我那儿时的路,粗茶淡饭伴我长大,让我更能懂得生活的艰辛。/家的味道,是爸爸爱喝的小烧,一口一口喝下心底的愁,岁月的年晕晕白了你的发。” 工作再忙,事业再大,都没有家人重要。事情少做点,酒少喝点,应酬少去点,牌少打点,都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家多待一分钟,多享受一分钟的人生! 有时间,就回家去吧! 夏老师小菜园 一个有点用的辽宁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正道5657
- 下一篇文章: 中药必背口诀句句都是考点,不收藏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