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友分享做自已的医生
一提起佛山,印象中的黄飞鸿便在“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声中走出来,让人无限向往!黄飞鸿不仅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的名中医,他创立的宝芝林一直以救死扶伤为已任,成为佛山的代名词! 谁人说到佛山不提黄飞鸿呢? 今天,佛山的侠医精神与正安聚友会的自助助人宗旨相遇,故事便在这里开始了! 1月18日,刚刚筹备成立不久的正安佛山聚友会,迎来了首次佛山聚友和朋友的首场聚会,消息传来,志愿者们兴奋不已,个个踊跃报名,活动的组织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看,最年长的一位志愿者,站在路口为聚友们指路! 大丰唐艺术中心门口,负责指引和签到志愿者们笑脸相迎!谢谢你们,你们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正安聚友会佛山分会家庭医生系列讲座首启,广东省名中医入选专家,佛山市名中医入选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曾师从余桂青,朴炳奎,孙桂芝等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名家张卫华主任详细为大家讲解日常生活饮食健康。 张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现代健康四大基石: 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古人顺应天地大自然规律所总结出来的健康生活方式。 “民以食为天”_要改变健康必先改变饮食。 那么怎样的饮食才健康?张老师告诉我们饮食要合理得当,吃对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掌握优良的食物搭配,才能为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食饮有节”是指食与饮均应该有“节制”和“节度”。 节制—针对每餐饮食的数量和每天进食的次数而言 节度—(法度)是针对饮食的种类搭配、冷热程度与进食时间规律而言 现代一些膳食不管健康,只求享受,盲目追求口福。 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外加复合维生素等保健品。 早餐、上午茶、午餐、下午茶、晚餐、夜茶、宵夜····· 结果我国不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很快追上了西方国家,一些慢性病的发生率,甚至超过了某些西方国家。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健康的饮食习惯,除了要有节制、不可过量贪吃外,还应该有符合人体自身生命规律的节度。 多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传统饮食习惯。 即以五谷杂粮为主食,配以各种蔬菜、水果为辅助、充养,佐以五畜为补益的健康食谱。 五谷:包括稻、麦、高粱、小米、豆类等; 五果:包括桃、李、杏、栗、枣等; 五畜:包括牛、羊、猪、犬、鸡等; 五菜:包括冬葵、藿(豆叶)、薤(野菜)、葱、韭等。 中国的传统膳食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均来自于主食——五谷杂粮。 副食则是新鲜而丰富的蔬菜、水果等,佐以少量的动物性食物。 烹调则大多使用植物油。 配以由五谷发酵而酿成的酱、醋等,且以低温烹饪。 饮料—以茶为主。 为什么?五谷为养,养的是我们的精、气、神,精—左边一个米字,代表五谷杂粮。 气—繁体的“氣”中间也有一个米字, 神—右边的申字,从田土中向上下伸展。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不都是根部向田土下伸展, 枝、茎、叶与穗、果等向田土上伸展的植物吗? 几千年来的中华农耕文明的饮食结构在我们的身体里潜移默化,基因代代遗传。.常常不吃主食、青菜也吃得少,我们的身体适应了吗? 没有了“水谷精微”,我们的精、气、神从何而来? 五菜为充,充是指充养,而蔬—突出疏通之意。 蔬菜大多为碱性,富含植物纤维素,除了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能平衡酸性食物,疏通肠胃、防治便秘。 金代名医朱丹溪说“蔬菜之属,每食所需”。 而五果为助,即是辅助,五畜为益是指补益。 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五味偏嗜就会造成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多种病理变化。 《素问·五藏生成》说:“······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对《内经》五味损伤学说,运用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因此,调节五味的平衡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五味的偏嗜是中医饮食养生的首要原则。 节饥饱,避免饥饱失宜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都强调了饮食水谷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饮食要发挥其营养作用,一定要“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即饥饱要适宜。 长期饮食过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引起肠胃受伤等病变。 长期饮食过饥,又会造成气血津液的化生不足《灵枢·五味》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因此,避免饮食的饥饱失宜对于饮食养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节寒热,防止过寒过热 《内经》对食物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灵枢·师传》)“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灵枢·小针解》)。 饮食寒热主伤人六腑。六腑中又以胃肠首当其冲,饮食过冷则易伤胃阳,过热则易伤胃阴,尤其过热食物被认为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诱因。 饮食的温度应该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以适合人体温度为宜。 即所谓“热无灼唇,寒无冰齿”。活动最后,正安聚友会佛山分会的朋友们还进行年末抽奖活动,为首次团聚的聚友们送上新春的温暖。 正安聚友会倡导人正心安,致力于保护和推广中医文化,让品致实效的好中医得以传播,教育和传承。 在广大聚友,中医师和志愿者的倾力参与和相互扶持下,一定能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所说:对于现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毫无节制的迅速城市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这三大顽疾,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定能发挥相应的预防、抚慰、温心和治疗作用,并将大有作为! ―――让我们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4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医师考试必背方歌270首
- 下一篇文章: 千年传世藏药奇方石榴日轮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