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缘分享24节气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醒桃花开!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气候特点“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 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养生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饮食少酸多甘甜 遇事宽容不生气 春天最忌讳吃酸的。为什么?酸是收敛的感觉,这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是相违背的。春天吃酸伤肝气,所以要多食青绿色蔬菜,因为青色、绿色是入通于肝的,为养肝气,除眼睛多看绿色的景色外,饮食上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气的升发。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为预防肝木克土,出现脾胃之气的衰弱,要多食用甘甜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麦、大枣,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皆为甘味。因此,甘味食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宜的春季食品。 同时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就是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调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 春天肝气旺,容易引起脾胃失和,出现食欲不振、嗳气酸腐、恶心、呕吐、胃痛、胃胀、泄泻等症状,所以此时人们更应注意调养情致,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以宽容、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一天,以此来保证肝的舒畅调达。 餐厅竹缘阁素食空间推崇茹素养心,倡导都市人放慢生活的脚步,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愿它成为你心灵的栖息角落,感受喧嚣城市之外的悠悠净土。 营业时间:11:00am~14:00pm17:30pm~21:30pm(节假日照常营业)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z/1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管理春季养生,饮食先行
- 下一篇文章: 肾结石怎么形成,得了肾结石怎么办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