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青田石印十三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 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文物总数达到件,其中珍贵文物件、一般文物件、标本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上篇说到故宫收藏的青田石作品,其中大多数为印章。本文所列即为故宫收藏的十三方经典青田石印: 1“十钟山房藏钟”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6.3cm,印面边长4.3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刻“十钟山房藏钟”六字,边款楷书体阴刻“古器以钟鼎为重,而钟尤难得于鼎。余年五十有六,乃竟获十,诸家所未有也。因名山房曰十钟,而属西泉刻印记之。退修居士。” 此印面为王石经篆刻,玉筯篆工整端庄,充满印面。印款为陈介褀自治并记斋名缘由,款字中流露着篆隶书意趣。 2“彰厥有常”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10.2cm,印面边长4.1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刻“彰厥有常”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嘉庆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缪篆印于吉祥草堂”。 此印作者桂馥(字未谷),印文内容取自《尚书·皋陶谟》中“彰厥有常”,彰即彰明,厥可释为其字,有常意为有恒,此四字即为经常予以表彰之意。印面虽较秦汉印大出许多,但布局、篆刻不失汉铸白文印法度。 3“陈介褀印”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2.8cm,印面1.5×1.4cm。 印文为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回文式排列,刻“陈介褀印”四字,边款阴刻“翁大年”。 此玺印为翁大年篆刻,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之领悟。 4“松下清斋摘露葵”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3.1cm,印面边长3.3cm。 印文为篆体朱文,刻“松下清斋摘露葵”七字,边款隶书阴刻“朱文震敬篆”。 印文出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句。“清斋”即“素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名“露葵”,即冬葵。战国宋玉亦有“烹露葵之羹”句,王维晚年长斋,故用此典。此石章印文工整匀称,舒展有致,挺拔中有下垂感。此印是朱文震为乾隆第六子永瑢所治。 5“臣心如水”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10cm,印面边长4.1cm。 印文为篆体朱文,刻“臣心如水”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圆则中规,方则中矩,或横牵而直竖,或将放而更留,此汉印不传之秘,桂馥。” 印文为汉代郑崇语,即廉洁自守、清白如水之意。印面宽边栏,印文笔划转折规矩,宁静和谐。 6“海滨病史”石章(清)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2.2cm,印面边长2.4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分左右两行,刻“海滨病史”四字,边款楷书体阴刻“余年四十有二,以病归里,卧海滨者十有六年矣。衰老日至,有不学之叹,时梦觚棱,有玉堂天上之感。爰俛吾良友西泉以吴天玺碑法作印志之,印篆之奇,前此所未有也。同治己巳秋九,陈介褀记。”款字中间有篆、隶体势。 此印为王石经为陈介祺篆刻作品,笔画方重,有天发神谶碑意趣。 7“御赏、同道堂”玺(清) “同道堂”玺,青田石制,光素,篆书,面2cm见方,通高8cm;“御赏”玺,田*石制,光素,篆书,面宽1cm,长2cm,通高5cm。 “御赏、同道堂”玺,二方一组,共置于黑漆盒内,原是咸丰皇帝所用的闲章。 咸丰十一年()七月,皇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遗诏立六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理*务。同时,遗诏授“御赏”玺予皇后,授“同道堂”玺予皇太子(由懿贵妃掌管,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载淳年幼,慈禧太后代子钤印、从而取得了干预朝*的权力。“同道堂、御赏”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约至同治十二年皇帝亲*结束,是晚清*治的见证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8“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印面6.4*1.1cm,通高4.9cm。 印文为篆体朱文,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八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 因材施艺单行行文,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此款印章以铁线朱文刻治,笔意借助纯熟的刀法,诸字起、收笔和转折体势细密秀润,展示出藏书章的端正雅致。 9“岁寒堂书画印”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面边长2.5cm,通高3.3cm。 印文为篆体朱文,刻“岁寒堂书画印”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壬日,福厂王褆刻于京师。” 王福厂的铁线朱文作品,不论印文多少或文字笔划繁简,皆能表现出圆体朱文的秀美与流畅,具有一种端庄婉丽的意韵,使人有如面对优雅柔美的垂柳流泉。 10“万竹庐图书印”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面边长2.5cm,通高3.5cm。 印文为篆体朱文,刻“万竹庐图书印”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岁首,福厂为养吾道兄作于春住楼。” 此为王福厂为近现代 书画家、收藏家徐宗浩(字养吾)所刊印,徐氏创有万竹庐图书馆。 11“马衡”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顶款,印面边长4.9cm,通高4.9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刻“马衡”二字,印面有阴线界栏,顶款阴刻楷书体“余于印石中 青田,见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来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诚庸人自扰也。” 马衡先生的名印、室名别号印及收藏印多是自行篆刻,风格多样,且石材少有劣者。此印印面施以阴线边框,中有竖向界线分隔印文,字口与阴线边栏等宽,是古玺印面形式的借用。印款以切刀法刻长铭,以记其事。 12“海燕廔(楼)”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5.4cm,印面边长2.6cm。 印文白文两行,刻“海燕廔”三字,边款楷书体阴刻“仲子先生为艺术院长,事不悠然,便求之不返,不耐烦难,真吾友也。属刻此印并记钦佩。齐璜时辛未秋九月同客旧京”。 杨仲子曾寓长街红楼一角,榜曰“海燕楼”,小石书额。此印印文“海”字偏旁三点水作三竖、并齐贯通,“燕”字中下部分成剪叉形,“廔”字中竖笔贯通下曳,皆表现出力度感。 13“无咎周甲后作”石章(近代) 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通高4.3cm,印面边长2.1cm。 印文为篆体白文,刻“无咎周甲后作”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叔平社长六十寿。辛巳春日福厂刻寄奉祝”。 此印为王福厂赠马衡作品。“无咎”为马衡先生别号,出自《易经》,可理解为无过失、无灾祸,古人多以之作名号。 往期回顾 1 「金石琐谈」青田印石与文彭篆刻 2 四大国石印章质地、刀感及保养方法 3 除了《宝典福书》和《元音寿牒》,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多少青田石? 关于我们 东方国石馆是中国目前 的国石艺术精品馆之一,是文博会专项活动点;分深圳天琴湾展馆和景田展馆,陈列面积达余平方米。现有馆藏国石艺术珍品上万件、资产上百亿元。藏品以古代、近现代、当代四大国石艺术珍品及翡翠精品雕件为主,少数为牙雕、木雕、字画等。 藏品涉及目前已知大部分知名石种;汇聚大量 、省级石雕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尤以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张爱廷,以及林福照、牛克思、张爱光、林观博等大师作品居多;更有大量原产地的石雕艺术品不断丰富国石馆馆藏;同时,东方国石馆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定制服务。天赐佳石,配以精湛的雕工,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结合;强烈的艺术气息,彰显着大国工匠精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们是肾结石的救兵每天吃一点,远离
- 下一篇文章: 汤山温泉季,吃过这12家农家菜才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