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蒺藜克,冬葵果80克,螃蟹80克

用法:以上3味药,共研为粗粉,混匀,备用。每日2-3次,每次1小匙(1-2克),煎汤内

备注:此方有利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尿日,或小便淋沥不通等症。

来源:《藏药标准》

方2:臭灵丹50克,青蒿50克

用法:外敷药,均为鲜品,将2种药在火塘中炮熟,加少许真菜油于小腹上,每日1次。

备注:本方为医常用药方。有通淋利下的功效。治疗热结小便不通有较好的疗效。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云南分所段桦献方

方3:苦瓠子30枚、蝼蛄3个

用法:焙为末,每次服3克,冷水调服。

备注:用于治疗小便不通,少腹胀急。

来源:江苏东海《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方4:菱角仁40克,方海10克,栀子10克,大花葵子10克。

用法:以上4味药,粉碎成细粉末,过筛,混匀,即得。每日3次,每次3-5克,用50~毫升水,文火煎至30-80毫升,温热服。

备注:主治闭尿,对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来源:《蒙医药简编》

方5:生大葱60克,生姜15克。

用法:将生大葱(去叶留白及须根)和生姜共捣烂成饼状,放锅内加热,洒酒水少许以助蒸气,翻炒至甚热取出,放毛巾上包好,外敷关元穴,使其辛热透散,50分钟后,尿液通畅而愈。

备注:适用于治疗小儿尿闭。葱、姜均为辛温走散之品,两者合用,取其通阳化气之功。但热敷时热度要适宜,以防烫伤皮肤。

来源:医院王家鼎献方

方6:余甘子20克。

用法:以余甘子加少量食盐,捣绒敷肚脐上

备注:本方是彝族地区长年应用不衰的独特方剂,具有利尿通小便的功效,疗效肯定。适用于治疗小儿尿闭。

来源:《双柏彝医书》、《蜂医植物药》

方7:明矾、白酒不拘量。

用法:先选透明矾1块,将酒倒入茶杯或碗内,用明矾在酒内研约5分钟。同时以手蘸矾酒,在患者脐部研揉约15分钟,如有酒量,也可内服

备注:主治小便不利。

来源:陕西省潼关县郑如柏祖传五代秘方

方8:蝼蛄(即土狗)5个、大蒜3片

用法:上药捣烂如泥贴脐上。

备注:主治小便不通,约半小时见效。

来源:净明和尚秘传方

方9:大黄15克,桃仁12克,水蛭9克,虻虫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备注:对因外伤、术后、产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均有较好疗效

来源:湖北省建始县红岩镇卫生院汪风杰

献方

                zz故事先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