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摄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覆”通“复”,因“本品为聚合果,每个小果成半圆形,似盆状,却多数相聚结”,故名“覆盆子”。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蓬蔂)味酸,平。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覆盆。生平泽。”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覆盆子)甘酸涩温,补益肝肾。为固精、缩小便专药。淘净捣饼,或炒研用。叶:能收湿。为末,掺廉疮湿烂。”

覆盆子(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NO.2.1功效主治

覆盆子,甘、酸,温。归肝、肾、膀胱经。主要功效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1

益肾固精缩尿:本品甘温酸涩,既可补益肝肾,又能固敛肾气,适于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阳痿早泄、遗尿尿频等病证,如“五子衍宗丸”。

2

养肝明目:本品味酸入肝,既可补益肝肾,又能养肝明目,适于肝肾亏虚之目暗昏花、视力减退等病证。

用法:6~12g,煎服。

覆盆子(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覆盆子主要含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有机酸类、甾体类、香豆素类等成分,有补肾、抗癌、降糖、降脂、降压、改善学习记忆及抗衰老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郑琴,吴玲,张科楠,等.覆盆子研究概况及产品开发趋势分析[J].中药材,(05):-.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白癜风平安医院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