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摄于广中医药植园)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土味曰甘,径直曰遂。甘遂味苦,以其泄土气而行隧道,故名甘遂。”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去皮、晒干入药。净甘遂,加醋炒干,则称“醋甘遂”。

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甘遂)味苦,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一名主田。生川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甘遂)性味苦寒,入肾经。泻隧道水饮,直达水饮所结之处。面里煨熟。非大水大实,不可用。”

NO.2.1功效主治

甘遂,苦,寒;有*。归肺、肾、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

泻水逐饮:本品苦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之力颇峻,适于水饮内停之水肿、悬饮、鼓胀、二便不利等病证,如“十枣汤”。

2

消肿散结:本品苦寒,外用可消肿散结,适于热*壅滞之痈肿疮*。

用法:0.5~1.5g,多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遂含二萜类、大戟二烯醇等成分,有泻下、利尿、祛痰、抗肿瘤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曹亮亮,丁安伟,窦志华,王文晓,张丽.醋甘遂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37(06):-.

音频:石若冰

图片:凌智文字:凌智

欢迎大家长按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