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菜上一任我国蔬菜的王者
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属锦葵科植物。李时珍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王帧《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供食之余可为菹腊(咸干菜),枯枿[niè]之遗可为榜簇,子若根则能疗疾"。此菜中国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种子,均入药。 古诗中多有描述,又名冬苋菜。“葵”至少在明朝之前,并不是指“向日葵”。 葵菜,现多野生,少有种植。按收获季节分春葵、秋葵和冬葵(不清楚有无夏葵)。冬葵只是葵菜的一种名称,并不是另外一种蔬菜(或野草)。 它在我国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出现过,《诗经·豳[bīn]风·七月》中说:“七月烹葵及菽[shū]”,葵就是葵菜,菽就是大豆。那时候最普遍的蔬菜就是葵。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菜的概念,列出五种最常用的蔬菜,其中葵菜位居首位。西汉时成书的《急就篇里》列出了十多种蔬菜,葵菜也位居首位。 这种葵菜能够在年的时间里始终坐稳我国蔬菜王者的位子,关键就是它本身含有黏液质,煮熟后口感肥嫩滑腻,过去古代炒菜煮菜都是很少放油的,因为油主要来自于动物油脂的提炼,本来动物油脂就难得,提炼之后的荤油就更少见了,之后虽然有植物油比如芝麻油花生油等加入,但是还是非常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无法常用。而自带黏液质的葵菜,就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而且葵菜还有一个有点,那就是四季都能种植,夏种秋采者为秋葵,秋种冬采者为冬葵,正月复种者为春葵。古代缺乏储藏和保鲜技术,葵菜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被星状柔毛。根粗壮单一,有时有分枝,长而弯曲,黄白色,有粘液。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圆肾形或近圆形,掌状5-7浅裂,直径5-9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5-7条,两面疏被糙伏毛或几无毛;叶柄长2-9厘米。花小,淡红色,常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厘米;萼杯状,5齿裂,副萼3裂;花瓣5,三角状倒卵形,先端凹入;雄蕊多数,连合成短柱状;子房10-11室。蒴果扁球形,生于宿萼内,由10-11个心皮组成,成熟后心皮彼此分离,并与中轴脱离,形成分果。花期5-6月,果期6-7月。 多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2m,无毛。根部肥大,有分枝。茎 直立,紫红色或浅绿色,有沟纹,光亮,具分枝。基生叶有粗壮的红色、扁长叶柄;叶片矩圆形,先端钝,全缘而稍成波状,上面皱缩不平;茎生叶较小,菱形或卵形。夏季开花,大圆锥花序,花两性,通常2个或数个集成腋生花簇;花被片5,基部和子房结合,果期变硬,包覆果实。种子横生,扁平;种皮红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7月。 葵的食用方法很多,一是用作“芼”,即放在汤里,起使汤“滑”的作用。《仪礼·士虞礼》:“铏芼,用苦;若薇,有滑。夏用葵,冬用荁,有柶。豆实,葵菹,菹以西,蠃醢。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先说“井上生旅葵”,再说“采葵持作羹”,则说明葵菜可以作羹。 二是烹食。《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淮南子·说林训》:“葵可烹食。”白居易《烹葵》:“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宋张埴《寄题西昌严后山三教堂》:“苍头卓午汗交面,烹葵菹韭炊香粳。” 三是腌制成咸菜,即菹。《周礼·天官》“醢人”列举了“七菹”,即七种腌菜,就是韭菹、茆菹、葵菹、箈菹、笋菹、菁菹、芹菹。葵有赤茎、白茎等多种。 地凝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zz/1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一中药二中药综合药师法规考前一
- 下一篇文章: 先兆流产不能吃什么先兆流产禁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