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

沉香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沉或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野生或栽培。沉香主产于亚热带地区的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及广东和广西等地;白木香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短期霜冻、耐旱,以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肾经。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临床用名沉香。

《名医别录》: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薰陆、詹糖去伏尸。鸡舌藿香治霍乱、心痛。枫香治风瘾疹痒毒。

《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

《日华子本草》:味辛,热,无毒。调中,补五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

《本草衍义》:《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余更无治疗。

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

《药性赋》:味辛,气微温,阳也,可升可降。其性暖,故能抑阴助阳,扶补相火;其气辛,故能通天彻地,条达诸气。除转筋霍乱,和噤口泻痢,调呕逆胃翻喘急,止心腹胀满疼痛,破癥瘕,疗寒痰,和脾胃,逐鬼疰恶气,及风湿骨节麻痹,皮肤瘙痒结气。

《汤液本草》:气微温,阳也。

《本草》云:治风水毒肿,去恶气,能调中壮阳,暖腰膝,破癥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止转筋吐泻。

东垣云:能养诸气,上而至天,下而至泉。用为使,最相宜。

《珍》云:补右命门。

《本草发挥》:洁古云:辛热纯阳,补右肾命门。

《本草纲目》:咀嚼甜者气平,辛辣者性热。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本草经疏》:沉香禀阳气以生,兼得雨露之精气而结,故其气芬芳,其味辛而无毒。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阳也。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本经》疗风水毒肿者,即风毒水肿也,风为阳邪,郁于经络,遇火相煽,则发出诸毒,沉香得雨露之精气,故能解风火之毒,水肿者,脾恶湿而喜燥,辛香入脾而燥湿,则水肿自消。凡邪恶气之中人必从口鼻而入,口鼻为阳明之窍,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得芬芳清阳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

简误:沉香治冷气、逆气、气郁、气结,殊为要药。然而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之。心经有实邪者忌之。非命门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药用。

《本草蒙筌》:味辛,气微温。阳也。毒也。坚实沉水,燔极清烈,故名沉香。

谟按:《衍义》云:沉香保和卫气,为上品药。今人多与岛药摩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余药不可方也。

《本草乘雅》:沉,质,香,臭也,盖土爰稼穑,稼穑作甘黍,黍甘而香,故香从甘黍,宜入脾。脾味甘,脾臭香,脾谷黍故也。设土失黄中体,通理用者,咸可夺之,诚脾土之阳分药,方剂之对待法也。上列证名,不待诠释,当判然矣。主清入喉,益人心,即子令母实,若上实下虚,下寒上热,又当顾名思义。如骨节不任,便淋肠闭,亦属具体亡用,第加一转语耳。沉以力行行止为用,奇以力行止为体。体中设用,用中具体,牝牡阴阳,互呈先后,可默会矣。

《药性解》:沉香,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肾、命门二经。主祛恶气,定霍乱,补五脏,益精气,壮元阳。除冷气,破癥癖,皮肤瘙痒,皮节不仁。

按:沉香属阳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肾之所由入也。然香剂多燥,未免伤血,心下焦虚寒者宜之,若水脏衰微,相火盛炎者,误用则水益枯而火益烈,祸无极矣。今多以为平和之剂,无损于人,辄用以化气,其不祸人者几希。

《本草备要》:重,宣,调气补阳。

辛苦性温。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而坠痰涎。怒则气上,能平则下气。能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东垣曰:上至天下至泉,用为使,最相宜。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治心腹疼痛,噤口毒痢,癥癖邪恶,冷风麻痹,气痢气淋。

《本经逢原》:沉水香性温,秉南方纯阳之性,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火归源,主大肠虚秘,小便气淋,及痰涎血出于脾者,为之要药。凡心腹卒痛,霍乱中恶,气逆喘急者,并宜酒磨服之。补命门三焦,男子精冷,宜入丸剂。

同广藿香、香附,治诸虚寒热;同丁香、肉桂,治胃虚呃逆;同紫苏、白豆蔻,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门火衰;同广木香、香附,治妇人强忍入房,或过忍尿以致转胞不通;同肉苁蓉、麻仁,治大肠虚秘。昔人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气散用之,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丹用之,取其纳气归元也。但多降少升,气虚不陷人,不可多服。久服每致失气无度,面黄少食,虚证百出矣。

《本草求真》:[批]补火、降气,归肾。沉香专入命门,兼入脾。辛苦性温,体重色黑,落水不浮。故书载能下气坠痰;气香能散,故书载能补火暖精壮阳。是以心腹疼痛,禁口毒痢,症癖邪恶,冷风麻痹,气痢气淋,冷字气字宜审。审其病因属虚属寒,俱可用此调治。

盖此温而不燥,行而不泄,同藿香、香附,则治诸虚寒热,并妇女强忍入房,或过忍尿以致胞转不通;同丁香、肉桂,则治命门火衰;同肉苁蓉、麻仁则治大肠虚秘。古方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滚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气散用之,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丸用之,取其纳气归元也。但降多升少,气虚下陷者,切忌。

《得配本草》:切要忌火。辛苦,温。入肾与命门。疗下寒上热,消风水肿毒,辟鬼疰,散郁结,下痰气。治吐泻,通经络,祛寒湿。

得木香,治胞转不通。佐苁蓉,治大肠虚秘;佐熟地,能纳气归肾。中气虚及阴血衰,水虚火炎者,禁用。

《本草新编》:沉香,味辛,气微温,阳也,无毒。入命门。

补相火,抑阴助阳,养诸气,通天彻地,治吐泻,引龙雷之火下藏肾宫,安呕逆之气,上通于心脏,乃心肾交接之妙品。又温而不热,可常用以益阳者也。

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同服可也。

《本草分经》:辛、苦,温。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温中平肝,下气而坠痰涎。降而能升,故又理气调中。阴虚者勿用。

《本草思辨录》:肾中阳虚之人,水上泛而为痰涎,火上升而为喘逆。沉香质坚色黑而沉,故能举在上之水与火,悉摄而返之于肾。其气香性温,则能温肾以理气,即小便气淋,大肠虚闭,亦得以通之,而要非以宣泄为通也。

沉香之用以气,虽功在降摄,而凡气分中之病,仍能运转于中而不留滞。若滚痰丸以沉香佐礞石、大黄、黄芩,治实热老痰,则其知沉香也深矣。

1.沉香的水煎液及水提醇沉液可兴奋离体回肠,缓解肠管的痉挛性收缩;使肠管紧张度下降,蠕动减慢,且可维持2小时。

2.沉香的苯提取组分可减少小鼠自发运动,还具抗痉挛作用;与环己巴比妥有协同作用,延长睡眠时间。

3.体外试验表明,沉香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株系JTC-26的抑制作用达95%以上。

4.沉香可缓解乙酰胆碱所致血压下降,同时还有升高白细胞、抗霉菌的效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铃子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薄荷

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

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

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

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

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

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

青黛贯众鱼腥草败酱草

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

鸦胆子蚤休半边莲土茯苓

熊胆漏芦山慈菇白鲜皮

绿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水牛角青蒿白薇

地骨皮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大黄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牵牛子巴豆独活威灵仙

乌头乌梢蛇雷公藤木瓜

蚕砂秦艽防己桑枝

豨莶草海桐皮丝瓜络五加皮

桑寄生狗脊藿香佩兰苍术

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草果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

冬瓜皮泽漆车前子滑石

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

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

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

赤小豆附子干姜肉桂

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丁香

花椒荜茇青皮枳实

▽▽五运六气

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