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刘禹锡(枸杞井》

枸杞子

相传唐代楚州开元寺中有一口水井,井旁长有许多枝繁叶茂的枸杞树,树上的枸杞时常掉落井中。寺中的僧人常年饮用这种浸泡了枸杞的井水,个个红光满面、健康长寿。这首诗便是刘禹锡游至寺中的枸杞井时所作,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诗人对枸杞养生的功效推崇备至。

枸杞属落叶性灌木,开茄红色或淡红色小花,结出的果实枣核大小呈鲜红色,称作“枸杞子”。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历代以来,人们将枸杞视为滋补强身的佳品,食用枸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史上常食枸杞而健康长寿的例子不胜枚举。相传山东省蓬莱县南丘村的村民们喜欢种植和服食构杞。村里人大多长寿,单是一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十几个,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得上是个奇迹。从此,南丘村长寿的美名就传开了,被世人称作“长寿村”。

有关枸杞神奇的养生功效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典故。相传盛唐时期,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跟随商队来到中国。一日傍晚,商人在客栈休息,看见一位妙龄女子正鞭笞一位老者。他询问后得知,老者竟是女子的曾孙。女子告诉他道,自己已经多岁了,老者90多岁,因他不肯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她这才按照族规责罚他。商人忙跪求这种可延年益寿的草药。女子见商人一片真诚,便将这种名为枸杞的药草传授给他。之后,商人带着枸杞回到西域,枸杞从此传人中东和西方,被当地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枸杞茶

尽管这个神话传说对枸杞有过誉之处,但枸杞的药用功效已经得到古今医家的公认。据我国最早的中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为上品,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枸杞滋肾,润肺,明目”;《本草汇言》中说:“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中国药典》记载:“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现代临床医学中,枸杞常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腰肢酸软、头昏、耳鸣、阳痿、遗精等疾病;也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所致的虚劳精损、肾病消渴、腰背疼痛、足膝疲软、头晕目暗、视物模糊、肺燥咳嗽等症状。

任何滋补品都不宜过量食用,枸杞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健康的成年人食用枸杞子的数量为每日20克左右;若需起到治疗的效果,每日可食用30克左右;而感冒发烧、腹泻等患者则不宜食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1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