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国普通人能看得懂记得住的中医
北京著名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医学知识,那时的人类生病以后,往往只能在苦痛中等待着死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个年轻人抛下一切,孤身一人进入茫茫的山林,寻找那些能够治疗人们病痛的方法。他认为自然界中既然能够产出食物,那么也一定能够产出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于是他尝遍百草,将那些能够治病的药物一一教会人们使用。 神农本草经这个年轻人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动成就了中华中医药文明的传奇。人们为了记住他传授的知识,将这些药物的名字以及药性都记载了下来,并将这本书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神农是这个青年的名字,本草则代表所记录的药物都来源于大自然,寓意为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从此以后,中医药一直守护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成为了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为了让中医药得到更好的发展,世世代代的中医药人从未停止过他们的步伐,如长江里翻滚着的浪头,前仆后继,将中华医药从国内推向世界,成为人类医药史上的传奇。 《本草中国》讲述的正是关于我国中医药传奇中的故事,它开创了我国纪录片的先河,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那些老药工们用他们的故事和亲身经历详细地为我们展示了究竟怎样的药材才是真正优质的药材。 《本草中国》作为中华五千年漫漫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瑰宝,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中药里蕴藏着人类的那些智慧,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们发掘呢? 一、道地药材离不开水土的滋养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药材也是如此。中医认为,每一种药材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产地,在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药材质量和疗效都更加稳定,被称作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概念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土地所出,真伪新陈------ 在这本书中人们就提出药每一种药材都有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听到的:川贝母、川黄连,浙八味、怀山、怀菊花、云三七、云苓等等。 这些药名中的第一个字都代表着它们的产地,川是指的四川,浙是指的浙江一带,而怀是河南,云则是指的云南。也就是说这些药材在这些地方生长的有效成分都会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黄连以黄连为例,《中国药典》版中有记载,科研人员曾经在几个黄连产区采集样品做过检测分析,对黄连中的几个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连碱以及巴马汀进行检测,结果证明,产于四川峨眉山的黄连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远远高于其他几个产区。这一结果恰恰证实了古人的智慧,在科学还远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古代,人们究竟是怎样判断出那个产区的药材药性更高的,这道谜题直到今天也没有答案。 在《本草中国》中曾多次提及道地药材,在世世代代中医人的心中,优质的中药材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中一定会有产地要求。除此以外,药物的采摘时间也对中药的疗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世间万物皆有其时 对于中药来说,不但产地会影响中药的药性,对采摘的时间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藏红花,今天的我们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各种各样的电视剧中总是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原产于伊朗、波斯及地中海一带,明朝时期经西藏传入我国,故而取名叫做藏红花。几百年来,中国人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藏红花本土栽培的研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终于在我国的土地上培育出了第一株藏红花。它生长在我国的长江入海口,上海市崇明地区。 现在的上海崇明,人们已经对藏红花的习性已经了如指掌。它以花丝及花柱入药,需要80到朵花,才能取得一克藏红花,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名贵的药材了。每年11月初,人们总会早早起床,因为这段时间,藏红花要开花了,藏红花开花的时间非常短,昼开夜闭,所以人们必须和时间赛跑。朝起,男人采花,女人们则负责剥花丝,然后将花丝送到指定的烘干点烘干,然后出售。 美丽的藏红花藏红花只是千千万万种中药中的一种,和时间赛跑抢摘藏红花也只是中药采摘中最平常不过的一道风景线。在中药人的眼中,每一种药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采摘时间。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代表的是每一个季节可以采摘的药物。二月茵陈三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这些古老的歌谣里藏着的都是古人的智慧。它们如一座座未知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3、从毒药到救命药来自于化腐朽为神奇的炮制技术 金庸老先生的名著《雪山飞狐》中,苗人凤和胡一刀决斗时,苗人凤的剑被小人偷偷涂抹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毒,这种毒只需要一点点进入人的血液中就会死亡。胡一刀最后就是死在了这种毒药之下。其实,在兵器上面淬毒是古代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战争中人类常常使用毒箭,以迅速将敌方人员置于死地。现代人研究发现古代人在兵器上的毒药多为一些有毒植物的浆汁如:见血封喉,乌头等。 附子正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根,它所含的有效成分为乌头碱,乌头碱含有剧毒,3—5mg就足以致命。同时人们也发现,附子也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要怎样才能将附子的毒性去掉,将它从致命的毒药变成救命良药呢?聪明的老药工经过许多次实验,发明了许多种方法来炮制附子,有水制法、火制法和水火共制法。这其中水火共制法最为繁复,也是最为古老的炮制方法。现在懂得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已经屈指可数。 还未经过炮制的生附子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古老的炮制方法,《本草中国》摄制组参观了中药炮制流派建昌帮13代传人刘香保教授用水火共制法炮制附子的全过程,他们先是将附子放入清水里反复冲洗浸泡,经过4天12回的清洗浸泡后,在露天的地方再搭上一个灶台,将牛皮纸、生附子、生姜片、糠灰、生稻草、谷糠放入其中,然后在上面点燃谷糠,用小火煨24个小时后熄火,待附子完全冷却后,打开炉灶取出附子,将残余的稻灰等杂物清理干净,上锅蒸14个小时,将附子中所残存的毒完全释放出来后,就成为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良药:制附子。 中药的炮制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工艺,它能将杀人于无形的毒药变成治病救人的良药。同时也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加工方法,改变药物的药性和作用部位,将中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药都是专业人士应该关心的问题,与普通人的距离似乎有些遥远。但《本草中国》的立意却是要做到将中医药文化尽可能多地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经发表讲话称,希望《本草中国》能够成为一部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记得住、并不断回味的纪录片。从现在看来,《本草中国》做到了,它用最通俗的语言,以一个又一个中医药工作者的故事来普及中医药文化,值得每一个热爱中医药文化的人一观。 中医药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一颗明珠,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华夏人的努力与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yf/10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旱什么时间灌水好灌
- 下一篇文章: 晚熟柑橘越冬落果不得不防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