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编者按: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在机制、有课程、有评价、有基地、有保障的中小学“五有”劳动教育体系引领下,东莞全市中小学紧密结合市情、校情、学情,以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特色项目、基地培育、协同育人等五大项目为抓手,探索与实践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齐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新局面,劳动教育特色建设成果显著。继首批5所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之后,今年东莞又有市第七高级中学、石排中学、南城阳光第四小学、石龙镇中心小学、石碣莞华小学、厚街镇前进小学共6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充分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特别开设“聚焦特色劳动课程”栏目,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广泛宣传6所特色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经验,向更多师生家长传递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劳动的魅力。从年建校之初,便开始着手开展劳动教育,经过11年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课程设计完善、师资队伍专业、教育形式丰富、劳动氛围浓厚、基地类型多样、评价客观合理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是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七中”)劳动教育成效,当前学校不仅为省劳动教育特色校,学校农耕文化(劳动教育)还被列为东莞市普通高中特色建设项目。以“乐学教育”为理念,以“乐农”为主题,七中构建起以体验式劳动、探究式劳动、创意式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形态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课程价值从知识到素养的嬗变,课程开发从经验到理论的转向。“乐农”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走进七中校园,红砖黛瓦的建筑屹立在校道两旁,岭南建筑风格和现代学校环境完美融合。从高空俯视校园,临近学校食堂边的一片空地,一年四季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每年春季,老师和学生们都会在这里种下一片向日葵,三月播种,六月收获;冬季,当季蔬菜成为地里的主角,从播种、浇水、收割到烹制,同学们参与劳作,也享受丰收的喜悦。学生给向日葵苗浇水不仅如此,在学校后山,种有大片植物、花卉,饲养了动物的综合性农耕文化实验基地成为学子们的劳动乐园。依托于得天独厚的校园环境,早在建校之初,七中便开始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以“乐学教育”为理念,以“乐农”为主题,学校形成了以体验式劳动、探究式劳动、创意式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喂养山羊其中,体验式劳动课程包括家务劳动、班务劳动、宿舍内务劳动等日常劳动,以及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服务性劳动;探究式劳动课程包括瓜果蔬菜的田间种植和家禽家畜的培育饲养等形式的生产劳动;创意式劳动课程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承创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龙舞,使劳动教育与科创、艺术相结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教育也经历了从活动到校本课程,再到国家必修课程的演进,七中劳动教育探索之路也不断向前。学生编织的草龙校方透露,学校劳动课程建设,既要立足于劳动教育课程形态的转变,依据课程目标理论体系,把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四个维度进行整合;也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jg/1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