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4年,那个骑摩托车背亡妻回家,
作者:一直努力码字的,来源:钱某某(ID:qianmoumou)给我们加星标,永不失联哦! 01 14年前,天崩地裂,山河悲鸣。8万多人,或失踪,或罹难。西南一隅的平静生活,被搅得天翻地覆。年5月12日,14点28分。地震发生。天崩地裂间,震区的人们,迎来了史上最大的噩梦。他们中,有的被埋,有的断腿断臂。有的妻离子散。家人惨烈离去的人,一直活在余痛中。侥幸逃生的幸存者,从废墟之下爬出,却进入巨大的创伤,艰难度日。14年后,疫情当道。世界面临着新的考验,往事逐渐被人遗忘。可我们仍有一个牵挂:那些幸存者,如今过得怎么样了?02 “那些生命中的色彩似乎和我无关,难以照亮我黑暗的心灵。”这是小说《幸存者》中的句子。书的作者,叫李西闽。14年前,他在废墟中熬了76小时,终于等到搜救队。此后,等待他的,却不是重生。这些年来,那76小时的噩梦,在他脑中反复上演。房子坍塌的震感,石头坠下来的重量,钢筋与肋骨的摩擦声。梦魇中,五感无比真实。饥饿,无力,绝望,恐惧,喘不过气,发不出声……一切历历在目。后来,它们有了一个统称:抑郁症。李西闽写了三本书。《救赎》《凛冬》《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所思所想,通通逃不开“抑郁”这个命题。病痛之中,几度崩溃。他总是随身携带止疼药,因为穿骨的痛,已在大脑中生了根。也曾吞下安眠药自尽,又被救了回来,痛苦不减,反生内疚。亲友质问他,女儿怎么办?家人怎么办?他无力回答。只能在书中忏悔:“活着,很无奈,也很愧疚。”他自己也在质问自己,当初国家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抢回来的命,怎能不珍惜?于是,悲从中生。家庭责任绑着他。社会责任架着他。他日渐沉重,精神萎靡。身体机能急速下降,整日整夜无法入睡。年,他尝试电击疗法。可惜,效果甚微,令人唏嘘。如今的李西闽,还在艰难地与抑郁症对抗。大难不死,未必就有后福。原来,爬出废墟的那一刻,生活的苦难,并未结束。03 幸存,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煎熬的开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回归现实。还记得这张照片吗?吴加芳,一个来自绵竹的农民。在年,他曾感动万千国人。汶川地震中,妻子不幸身亡。他费劲心力,要把亡妻运回家乡安葬。照片中的他,驾着摩托,亡妻的遗体就绑在身后。因为这一幕,他得到了一个称号:中国最有情义的丈夫。然而,好景不长。仅半年后,赞美消失,迎向他的,皆是讨伐。因为他再婚了。再婚,不过是件寻常事。可是,吴加芳不行。他必须对得起,大众赋予他的人设。讨伐声如洪水猛兽。闪婚,做戏,薄情寡义。造谣和质疑,更是连绵不绝。他说:“那半年,我像是经历了三次震荡。”一次,源于地震。一次,源于美誉。一次,源于非议。动荡中,他只能一退再退。从深圳,逃到成都,最终回到老家绵竹。偶尔还要应付找上门的媒体,一遍遍解释当年的是非。到最后,终于累了。只剩一句:“我宁愿没有当年那张照片。”如今,14年,恍然如梦。大梦醒来,一切回归平静。没有了人设。摒除了滤镜。淡化了标签。吴加芳终于如愿,做一个普通人。在被遗忘的角落,继续他波澜不惊的人生。04 一场地震,带给人余震不断。但也有人,披荆斩棘,化苦难为动力。去年的东京残奥会上,有一个身影曾感动中国。她叫王睿。乒乓球女团TT6-8级决赛冠军。同时,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年,她15岁。地震中,她的右腿被重物压住,肌肉坏死,不得不高位截肢。那时候的王睿,内向要强。拒绝佩戴假肢,不愿接受事实。康复中心里,她总是眼神空洞,寡言少语。自卑,甚至自闭。直到有一次,四川省残疾人乒乓球队的教练来探望。王睿在他的游说下,开始接触乒乓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打球的时候,她常常忘记自己的残疾。只想着抢球,只想赢。由于起步晚,王睿比其他选手都刻苦。每天训练不少于8小时。常常摔跟头。连接假肢处的皮肤,也常常被摩破皮。还得了“幻肢痛”。如此魔鬼训练,仅仅一年多,就练出了成绩。年,她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块金牌。往后,越战越勇。年,入选国家队。年,国际公开赛冠军。年,亚运会冠军。年,锦标赛冠军。年,残奥会的舞台上,她戴着假肢,一战成名。她有了封号:“刀锋战士”。面对镜头,她说:“我是汶川大地震的一名幸存者,感谢乒乓球给我第二次生命。”这一次,她真正从废墟中走出来了。05 同样突破自我的,还有一位舞蹈精灵。年。《舞出我人生》的舞台上。评委和观众,统统对一个女孩赞不绝口。她灵动柔软,舞姿曼妙。更重要的是,她戴着一双假肢,却跳得比所有人都好。同一年,人们还在另一个地方,看到了她的身影。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当天,她奔赴灾区一线。救灾,施援,忙前忙后。残垣断壁中,她坐在地上,素面朝天,疲惫不堪。但人们说,她是“最美志愿者”。她叫廖智,是一名舞蹈老师。和王睿一样,天灾同样夺走了她的腿。不仅如此。地震中,年迈的婆婆,10个月大的女儿,就在她身边断了气。不久后,丈夫还提出了离婚。家破人亡。身体残废。却没有摧毁她的意志。仅仅两个月,她就消化了这一切。年7月,她以一曲《鼓舞》,惊艳国人。年,她靠义演,鼓励家乡。又用所有积蓄,组建了一支残疾人艺术团,竭尽全力反哺社会。更令人惊喜的是,她依然有能力,去拥抱爱情。因为参加《舞出我人生》,她结识了假肢工程师Charles。在Charles的建议下,廖智丢弃了传统的肉色义肢,大胆尝试前卫造型。他们认为,与其假装有腿,不如撕掉伪装做自己。两人的人生态度都很酷。一拍即合,坠入爱河。如今的廖智,有儿有女,家庭美满。她开了自己的短视频帐号,每一个视频里,都是笑容满面。浩劫夺不走她的快乐。她笑着,激励更多身处逆境的人,更勇敢,更乐观。06 这些幸存者们,有的做志愿者,感恩社会;有的则千里寻人,报答恩情。年5月11日。在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里,有一场特殊的见面会。万里之外,两个国度。一通视频电话,把一场迟到的缘份,串联起来。视频这头的小伙儿,叫蒋伟。那头的人,叫玛尔雅。视频接通时,玛尔雅一下子泪流满面。她找了蒋伟多年。费尽千辛万苦。甚至通过大使馆,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并联系上了他。百般折腾,只因蒋伟是救命恩人。地震发生时,玛尔雅和另一个女孩,正在都江堰旅游。之后困在废墟堆里。蒋伟发现了她们。两人已受重伤。进不了食。体力不支,几度虚脱。他将她们救出来,简单包扎,给她们水和食物。但伤势恶化,需要专业的医护救助。都江堰已被乱石封路。怎么办?蒋伟只说了一句话:“我带你们出去。”就这样,搀着两个女孩,翻了两座山,一步一步,走出山区,找到救助站。第二天,玛尔雅被救援队接走,两人匆匆告别,此后再无交集。回国后,玛尔雅一直心有遗憾。她还欠他一句感谢。于是想尽办法寻找恩人。她在网上发帖。无果。找朋友打听。没有消息。最终,通过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才找到了蒋伟。玛尔雅说,蒋伟改变了她。不仅让她死里逃生。更重要的是,他让她明白,善良不分国籍,情义不分人种。灾难中,他们收获的,是持续一生、横跨两国的感动。07 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还有数不完的故事。有人戴着假肢,走上国际T台。有人发挥才智,发明防震床。有人身高永远停在了1米,却依然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故事。在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太多感动。无论是战胜自己的幸存者,还是困在创伤中的抑郁症患者;无论是活出荣光的佼佼者;还是重归平凡岁月的普通人......他们都在珍惜岁月,努力摆脱阴影。努力走向阳光。劫后重生的生命,不管舞动出怎样的姿态,都是最美的。因为,不放弃,本就值得赞誉。今天恰逢汶川地震14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请大家为他们点一个“在看”,传达一句“加油”。他们值得更多的温暖。更多的鼓励。也愿所有的幸存者们,都能收获各自的幸福。建设出更灿烂的意义。参考资料:汶川地震"背妻男":宁愿没当年那张照片想再安个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jg/10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统中医药性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