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阅读约3分钟。

图片来自站酷摄影师:旧食

咖啡黄葵花

正如上面的标题,秋葵的全名叫咖啡黄葵,在印度的食谱中,秋葵占据一席之地,还记得《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拉朱请法汗和兰彻去他家做客,他母亲抱怨连秋葵都快吃不起了,有点辛酸,但电影非把那种凄惨表现得又很幽默。

咱们还是说说秋葵。它的老家其实在非洲,嗯,西非,要说营养价值,蔬菜类的大都少不了维生素,它的VC、VE的含量相对高一些,市面上出现的紫红色的秋葵是因为多了些花青素,这个在虾壳、茄子皮中都有,抛开剂量谈功效都是耍流氓,所以我就不说花青素什么神奇的功效了。

另外,烹饪紫红色的秋葵一定要注意火候,不然煮太久仅有的花青素都流失殆尽,嗯,没错,泯然众秋葵也。普通秋葵也一样,不要煮太久,建议洗干净直接焯水后再切开,凉拌最好,或者再切薄片煎鸡蛋,再就是清蒸,淋一点蒸鱼豉油之类,这样尽可能减少对它营养的破坏。

最重要的是减少“黏液”的流失。

“黏液”是什么?

是多糖,我们在中学的生物化学都学过高分子化合物之类的,多糖是至少有十个单糖组合成的聚合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完全水解得到单糖,而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常见的有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常见的植物多糖比如我们常吃的淀粉、纤维素、果胶、葡萄糖等,女性常挂在嘴边的透明质酸、玻尿酸也属于多糖,确切来说是一种酸性粘多糖。

有什么作用?秋葵中的多糖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吸附胆固醇,以更好将胆固醇排泄出来,同时还能为肠道中的益生菌提供营养。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上次吃秋葵,女主人问我说:

“你知道秋葵是怎么长的么?”

“跟辣椒、芝麻之类的差不多,地上长的。”

“你知道它是指向天长的么?”

“指天椒也是那么长的啊。”

“那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

“好,不一样不一样。”(手动狗头)

除了秋葵,还有冬葵(也叫冬苋菜,区别于紫色的苋菜/红苋菜以及被混淆称为冬葵子的苘麻)和龙葵,不是《仙剑奇侠传》3里的龙葵,而是当年很火的《机器灵砍菜刀》里面唱的黑天天(或者黑添添),光说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作为地道的农村娃娃,这个都是吃过的,现在冬葵还有人吃,龙葵就算了,微毒的。

图一图二为茄科的龙葵和它的果实,分别来自站酷设计爱好者:风狐自在生、视觉中国。图三为苘麻,图四为冬葵,均为锦葵科植物,来自百度图库。

文献参考:科普中国、植物学博士史军《家尝味·秋葵:粘腻的不是胶原蛋白,而是多糖》、植物智《中国植物志》()。

编辑:说不清先生

END

往期回顾

面对疫情,为啥三哥可以躺赢?

这些狗狗我都想要

这些车,认识么?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