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光明凤凰社区中草药主题园
百草园 —光明凤凰社区中草药主题园— 鹅颈水旁有座山,名叫奶头山。 --百草园的前世今生 早些年。 山上种满了荔枝,每到荔枝的大年,远远望去可见整山艳红的颜色;荔枝树下,会有多间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屋,是果主作看园使用。毕竟,在90年代,荔枝的树前批发价能超过百元/斤。 资料图 山脚下,则是成片的耕地农田,田地里种植的主要是叶菜,偶有菜椒或是瓜类,玉米等,都是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与果园主只是一家人不同的是,种植蔬菜的主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这块地上有十多户以种菜为生的。或许能理解为--放羊的和砍柴的不同吧。 资料图现在,或在将来,这里不叫奶头山了,改叫“百草园”。这也无妨,后来的朋友只需知道百草园即可。 百草园 按照标准语言说,位于光布路与长圳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24万㎡,公园游人容量约人,综合公园的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40㎡,园内共有23种景别及公共设施。按照设计,百草园具备中医药体验、中草药知识科普、景观观赏等功能。 百 草 园 探拍百草园,感受草本魅力 年的最后两周,吹来了入冬最冷的一股寒风,还带来了几场冻雨。最近几天,太阳趁着冷空气放松了警惕,开始进行反攻。适逢百草园进入了验收阶段,小编与摄影好友相约探拍暂未完全开放的百草园。 百草园速览视频点击观看 以下图片由手机拍摄,只作示意用。 百草园周边有多个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注意路上安全。 经过数次遭遇“南墙”,实况交通指南先摆出来: 光侨路北行,经过龙大高速桥洞后大概米(非红绿灯处),右转上斜坡路,沿老长凤路至“原南凤股份公司”即可到达。 当然,这里不是百草园的正大门,但并不影响游览。 停好车,我们先看东侧,高处有一长廊建筑--名方药廊。沿坡梯而上,很快便进入长廊,这里适合休息闲坐,暂无其它可供观赏的物件。 但是,才进入百草园就休息了吗?我们往长廊后方走去,沿草坡而上,到达相对平坦开阔的坡顶,这里孤零零立着几棵树,构图大师们应该能在这里出大片。 小编即兴构了一张。 回头,我们沿坡梯而下,穿过小马路便进入了百草园的主园区。 这里,我们会先看到“三味书屋”。 它的名称由来大抵如下: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收藏一篇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他的乐园,表现出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长大之后,他离开了他的乐园,被家人送到了三味书屋,开始了他另一种生活...鲁迅先生后来离开了三味书屋,再后来成为一代名家;我们离开了三味书屋,则继续闲逛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有成就;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则像小编事事无成,所以说,顺序有时候很重要。 离开了三味书屋,远远看见成片的马尾草,很是惹人。 马尾草在郊野地方随处生长,也经常看见,但是每一次遇见,都让人眼前一亮。或许是因为它们太常见了,人们往往没有细想它们有什么用处。往往也只作为欣赏或是折摘下几束在手上摆弄。 马尾草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天然草本,这种古老的草本在远古时期就已存在,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b、e,矿物质硅、锰、钾等等。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硅酸和硅酸盐。 在马尾草展示区逗留片刻后,我们往南走,计划以此绕行百草园一圈。 这里的路很好,平坦干净,标识清晰,不知道会不会开放骑行?静候。 此路大概是绕山顶一周,取名“酉时路”(环山跑道)。 再往前走,我们能看到原生的荔枝树。 路左边的荔枝树在新的一年大概率会结出荔枝,右边那棵长了鲜艳嫩叶的荔枝树来年就偷懒了;这个嫩叶学名--“冬梢”,究其原因,荔枝抽发冬梢,这必然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后期的花芽分化、开花坐果,严重者甚至绝收。还是那句话,“顺序很重要”,秋天长出的嫩叶就不一样了,那叫“秋梢”;秋梢作为荔枝果树的结果母枝,对第二年的结果数量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沿洗手间方向继续前进,是高级那个洗手间,不是简易的那个。 高级的洗手间置身于竹林当中,竹子的高雅也提升了洗手间的层次。洗手间的描写...省略几万字。 再前进,远处可见“华星光电”。我们不是参观它,而是以它为导向。朝那个方向就对了,我们来到“悬壶(浮)池”。在水面悬空铺设了钢铁桥供游人通行。悬壶济世 从前有个行医卖药的老翁,棚顶常挂一个葫芦,药可医百病,人们叫他“壶公”,后来行医卖药的人们纷纷仿效老翁,在自己的店铺前挂上葫芦,用以表明自己的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慢慢的悬壶济世一词也就成为了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的代表。 网络图 目前园区的很多地方还在建设维护期,水生、陆生植物也处于生长前期,所构成的景观还不够丰韵。但是,走在这种无限接近水面的栏栅桥面,会有种很释然的感觉。而且旁边的草坪也很舒服,毯子一铺,美食一摆,亲子乐融融的画面即现。(注意带走产生的垃圾) 继续朝西北,那是一大片开阔的红薯叶地,上面有孩子们鲜见的稻草人、扬谷机;目前是由于土地性质问题,暂不能种植草本类、灌木类植物。 沿田埂小路返回,医院(在建)方向;一路上,我们会穿越“竹海”来到百草园的岐黄广场。竹,谐音“祝”。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也有淡泊、清高、正直之意。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园中,石块的造型、取色也是颇有寓意的。岐黄 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岐黄之术。 目前的正门暂不具备外界进入的通行功能,主要是其它工程的施工原因所影响。 坊石侧面,有“百草十景墙”,上面图文并茂展示着一些常见的草本药材,犹如《本草纲目》的预览版。 我们认识完墙上的药材植物后,朝山顶方向前进,重新回到环山跑道。一路上,都是些平坦的路面,要是有些崎岖的路段是否更像是山路呢?崎岖的路可以锻炼到腰腿,处处要眼到心到脚到。 沿道我们抓拍了一些或是观赏类植物,或是中草药类植物。无奈天色不够明亮,云层还是比较厚,花儿的艳、叶子的绿都打了折。且先看看吧,待天色明亮再去重新拍。 ... 我们一边低头寻找传统意义上的草本药材,一边拍照,当然也在前进;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抬头猛地发现一亭阁坐落在不远处。 沿着石梯靠近,抬头仰望,“妙应台”三个大字先入眼帘;再细看两旁对联刻画在柱上--“香飘丹荔风三面,绿蘸清池水一奁”。什么意思?欢迎大家来现场意会。 亭内走一圈,出来抬头再望,总感觉飞檐四角少了点什么作为点缀。或许,又什么都不缺,只是少了点历史风雨洗礼的韵味罢了。 忽然,一阵雄壮的机器声将我从思虑中拉回现实,那是从不远处工地传过来的。 沿着一道很别致的阶梯往下走,将前往百草园的东北角。 这里有一条巷道--清竹巷。 走完这条小巷已时至午时。回顾一番,游览整个百草园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在这里,小编走过,路过,没有错过。与其它一些公园不同,在这里留不下脚印,却能在脑海中留下这里花花草草的记忆。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除了可供观赏以外,都会让人去思考它们的药用用途、特性。甚至感叹,李时珍那时候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尝尽各种植物,为世人做出了何其大的贡献。多种 中国中医药草本植物多种,百草园更多只是象征意义,她侧重于在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一个供大众休闲的场所。医院在旁,园内种植多种岭南中草药,百草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中医药文化体验、中草药知识科普,还能作为中草药种质资源保育基地以及大学生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 传承和弘扬 同时,长远规划来看,为加强学生对祖国传统中草药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爱国情怀,逐步会以百草园为实践基地,组织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种植乐趣并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借中草药种植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未来也会如中草药一般,生根、发芽、繁荣茂盛。今后,还将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将中医药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形成学校文化教育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了解中医药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百草园目前还没有官方通知开放。本号如获悉开放通知,会进行转载,敬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cd/9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有积水肾结石,中医有办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