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在乡下长大,我总爱观察人家门前的植物,常常会挪揄对方家的小孩,“你这花儿好好看,我好喜欢,分我一颗呗。”于是我家花坛挤满了许多植物争妍斗艳(后来全被邻居家的女人偷了,连绿篱也不放过)。

每家每户都不一样,但葱蒜韭菜紫苏这类香料是少不了。锅里炒着菜忘记放香料情况常会有,走几步择了叶子冲洗两下扔锅里多方便。一般有小孩的家里少不了多肉和迷你花卉,会种菜的人家便会在市集买点果苗栽种。更有甚者,便是种中草药了。车前草、鱼腥草、金银花这类凉茶最为好养,几乎每家每户都来点儿。有些人家还有特殊情况,所以治感冒咳嗽、补气血的、止血的中草药也常有。

外公的邻居家种了蓝紫色的小花儿,看着不仅美艳,还全身都是宝儿。这种花叫菊苣。这植物的根叶便把药食同源的理念发挥到淋漓尽致。叶片炒食煮汤凉拌做沙拉均可。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等功效,食欲不振喝口菊苣茶十分提胃口。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写过“橄榄、菊苣及冬葵是我的粮食。”这种遍布世界的植物在欧洲早就走上了餐桌。菊苣叶的微苦及辛香与炖烂的肉或马铃薯搭配,再辅以炒香过的红椒和大蒜,这道简单的古罗马食谱大概便是贺拉斯的心头爱了。

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别名“咖啡萝卜、咖啡菜”,这是因为菊苣根曾在英、美等地作过廉价咖啡代用品。17世纪,咖啡风靡,不少平民追求实惠,常混合大麦、小麦、菊苣等调咖啡,其中最为与咖啡味道相似的便是菊苣的根。

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期,实行大陆封锁。爱喝咖啡的法国人无法从贸易霸主英国进口咖啡豆,于是拿破仑这位皇帝便鼓励人们把菊苣根作为搀杂物加进咖啡中。于是,这种便宜又带点深培咖啡口感的菊苣咖啡就随着殖民掠夺和文化交融走向了世界。

旧瓷厂的痕迹在这百年间终于只剩下残破的城墙和外公的碎矿记忆了。霹雳如今在上面生根长枝,结着丰硕的木莲果。这种桑科榕属的植物果实都是由隐头花序发育而来,和无花果相似。果实底部有小洞,方便它的老伙计榕小蜂进出。木莲果也叫凉粉果,把果实对半切开,掏种子到棉布上晒干后,把包裹着种子的棉布放到凉白开中不停揉搓出所有黏滑的汁液,静置凝固后加糖就可开吃了。

看着近在眼前,走两步便可得的木莲,便想着抓住夏天的小尾巴做碗解渴冰凉的红糖凉粉。我大意的往前走,穿着拖鞋的我立马就陷入软塌塌的泥里了。看着脚趾上黄黄的湿泥巴,我还是买吉利丁片好了。

在乡村生活,总免不了养些鸡鸭猫狗,再有精力的人,偶尔会愿意养只猪。外公家养了一只带黑白斑点的小狗,见生人便吠。年迈的外公外婆体力差,仅圈养了些生蛋的鸡。精神矍铄的人家大多白日散养了些鸡鸭,到天黑时便赶回家歇脚。我看着小池子里的小黄鸭拍了几张,心都感觉柔软了。

两只小黄鸭你一口我一口的在抢草儿吃

往前探脖子:“让我看看有啥好吃的!”

真是萌态可掬,要快些长大哦!毕竟一想起日常饭桌上的鸭肉我就吞口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cd/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