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除了生脉饮,还有这个中成药
中医认为,人是由阴阳组成的,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无病。如果阴气虚弱,阴不制阳,就会出现阴虚火旺。 其中,肾是人体阴阳的根本,里面有肾阴肾阳。很多人阴虚,最终都会波及到肾,出现肾阴虚。 而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耳朵,就会出现耳鸣。 腰为肾之府,肾阴虚衰,不能充养腰部,就会导致腰酸。 肾开窍于二阴,阴液不足,不能濡养大肠,就会导致便秘。 肾藏精,精能充脑,如果肾精不足,大脑失养,就会出现头晕。 肾阴虚的人会出现一身的证候,而判断肾阴虚的两个主要症状,一个是腰酸,肾越虚,腰越酸,另外一个是舌头偏红,而且舌苔很少,舌苔为津液所化,阴虚火旺,津液都被熬干了,所以舌苔就少了。 一个从症状,一个从体征,结合在一起大概就能判断是肾阴虚了,肾阴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六味地黄丸,那如果还合并了气虚呢?气阴两虚,有个代表药叫生脉饮,但生脉饮兼顾不了肾阴虚的问题,有没有一个方子能兼顾到的呢?当然是有的,名字叫人参固本丸。 人参固本丸:人参、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麦冬、天冬。 你看这个药里面是不是涵盖了六味地黄丸,里面还有大补元气的人参,这样气阴两方面都照顾到了,但从组方层面来说,滋阴是主导,补气是辅助。 地黄也就是生地,生地清热凉血,阴虚生内热,这个内热其实是阴不制阳的结果。生地可以清血分的热,同时它也具备滋阴的效果。 后面经过古人的开发,经过九蒸九晒后的生地就会变成熟地,颜色变黑,药性变温。熟地滋阴补血的效果更好,因为去掉了寒性,所以熟地没有清热的功能。如果方子中同时用上二者,就是既要考虑补阴,又要考虑清热,考虑周全。 山药补肺脾肾阴,山药的使用可谓贯穿津液运行的三脏。事实上,山药的作用远不于此,民国大医张锡纯就曾经评价过“五脏六腑之阴皆补者,唯有山药。”而且喜用生山药,因为生品富含津液。 山茱萸补肝肾,肝肾同源,并驾齐驱,把这两个脏器都补到,而侧重于补肝血,让肝血化生成肾精。 茯苓和泽泻是常用的祛湿药,肾主水,调节水液代谢,代谢不好就会产生湿气,湿气会把补药入路给拦住,茯苓和泽泻充分发挥利水渗湿的作用,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牡丹皮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如果内热偏重,一味生地清热是不够的,加上牡丹皮,那就很稳了。 滋阴层面上除了有六味地黄丸,还请来了两味大将,天冬和麦冬。这两味药比较容易混淆,其实不然,只是功效相仿,都擅长滋阴。 画龙点睛的还是这味人参,这么多的滋阴药,阴是偏呆滞的,不够灵动,加上一味人参,整个方子就活起来了。所以人参也冠名在方子之中。你看人参的生长,是靠着长年累月的蓄积精气而来的,这些精气都汇聚到根上,以根入药,大补元气,补的是生命之根。气足了,阴液就能生化。 最后总结一下,人参固本丸可用于阴虚气弱所致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kuiguoa.com/dkggq/12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永兴县洋塘乡扎实开展党员冬春训活动华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